李慧沒有接著他的話茬,而是微笑著問道:“我走之后,他們是不是都求你給通風報信了呀?”
林海苦笑著道:“就我一個陪同人員,不找我通風報信找誰啊?其實,你這么做有點過了呀,都知道我曾經給你當過秘書,你這不是擺明了要拉山頭嘛。”
“拉山頭怎么了,撫川的山頭還很少嘛,我就是要讓所有人知道,你是我的親信。”李慧笑吟吟的道:“對了,你答應他們給大家通風報信了沒?”
林海撓了撓頭:“我能不答應嘛!”
“答應了也沒用,明天手機沒收,切斷任何對外聯系。”李慧正色道。
如果你以為這是句玩笑話,那就大錯特錯了,林海深知,李慧絕對干得出這種事兒來,于是皺著眉頭道:“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但也別燒得太猛了,畢竟大家都是同僚,差不多就可以了。”
李慧卻淡淡一笑:“這你就不明白了,我在政府機關干了二十多年,太知道這幫人心里想什么了,我是個女人,初來乍到,如果不拿出點強硬手段來,如何壓得住場啊,這頭三腳要是沒踢開,以后就更難立足了。”
林海想了想:“聽你這意思,難不成還要搞點人事變動?”
“人事變動是必須的,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古同理,什么都按照李光旭時代的規矩來,我豈不成了個擺設?而且,撫川的官場也確實存在很多問題,李光旭的功績沒的說,但后期在用人方面,也犯了很多錯誤,任人唯親的現象非常普遍,撫川吏治混亂,小人當道,這些都是必須要糾正的。”
“任人唯親......吏治混亂?你具體指誰?”林海說道。
李慧白了他一眼:“咋的,還得讓我給你舉例說明呀?”
“不是讓你舉例,而是你初來乍到,人還沒認全呢,就質疑前任書記的用人標準,這恐怕難以服眾吧?實話實說,光旭書記確實有很多問題,但你剛上來就否定,還是有些操之過急,是不是可以稍微緩緩呢?”林海斟酌著說道。
李慧卻搖了搖頭:“我等不了那么久,如果今年沒能干出成績,那省委常委的事就大概率泡湯了,所以,必須大刀闊斧,其實,這對你是個好事的,原來那幫老家伙盤根錯節的,未必把你放在眼里,我把這些不聽話都撤下來,換上的新人,自然就都要拍你的馬屁了。”
林海恍然大悟。
看來,李慧這是下了決心,要對撫川官場動一次大手術了。雖然有點急,但想在最短時間里樹立威信,也只能采用這種雷霆手段了。
李慧繼續說道“還有,剛剛在會上,發改委的人說,今年柳杖子礦預計投入四個億的,除了銀行貸款之外,市里還得拿出一部分錢來,這是當初李光旭定的?”
林海想了想:“不是,是他出事之后,李俠拍得板,當然,方案是于振清提出來了的,也經過了市委的討論。”
李慧想了想:“柳杖子礦能有這樣的好機會,確實非常難得,但是,市里投入這么多,就有點得不償失了吧,我和秦嶺私底下聊過,入圍國家重點礦業項目是一個大工程,需要中央和地方的持續投入,真要見效益,至少要五到十年,說實話,這個大餅畫的有點遠,時間跨度這么久,不可控因素太多,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立刻就會變成無底洞,所以,我個人覺得,在柳杖子礦的問題上,還要慎重些,讓陳樹春自己折騰吧,企業的事,最終還是交給市場去解決,政府的手,不宜伸得太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