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李光旭自殺后,前省委書記羅耀群和現任省委書記顧煥州同時趕來吊唁。羅耀群還出席了遺體告別儀式。
盡管告別儀式很簡單,李光旭的遺體上也沒能蓋上黨旗,甚至連個官方的悼詞都沒有,但兩位書記的到場,還是等同于表明了省委的態度,那就是,對李光旭的評價,是正面大于負面,功勞大于過錯的。
熟悉現行政治體制的朋友都知道,對前任領導如何評價,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影響其執政期間的工作連續性。
換言之,在撫川的干部們看來,兩位書記的到來,意味著李光旭的人雖然不在了,但其影響力仍舊會延續下去,至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在人員以及政策方面,不會有大的變動。
在對待蘇鵬的問題上就是如此。蘇鵬死后,尚義群,李百濤等親信并沒立刻遭到清算,或者說,給足他們重新選擇的時間和機會。當然上述兩人并沒有珍惜這個機會,他們錯誤的判斷的形勢,所以才在一年之后被翻了舊賬。
而對于振清的提拔,則多少顯得有點操之過急。
正常情況下,如果不是要徹底擺脫李光旭的影響,省委完全沒必要在于振清的使用上做如此大的調整。
現在來看,省委的態度是非常堅決的。
再聯想李慧上任之后的一系列舉措,所有人都感覺到了強烈的信號:李光旭的時代徹底即將結束,不,是已經結束了。
這絕對是個幾家歡喜幾家愁。
從李廣田被捕,到今天任學忠等四人被雙規,明眼人都看得很清楚,這明顯是針對李光旭這條線的,即便如此,很多人還是抱有幻想,幻想著省里會在適當的時機叫停,畢竟,搞得太過火了,豈不意味著要對李光旭重新評價?
如果是那樣的話,羅耀群和顧煥州趕來吊唁的事,就很難有個圓滿的解釋了。
所以,面對巨大的壓力,不少人還是覺得可以再堅持下,看看局勢到底往哪個方向發展。
如今,于振清突然被提拔為副省長的命令一出,一切幻想都瞬間如肥皂泡般的破滅了。
那些原本還想靜觀局勢變化的人頓時陷入了絕望,撫川政治大廈的基石開始出現了真正的松動跡象,而這種跡象一旦出現,便會以驚人的速度發展,且不可逆轉。
轉瞬之間,李光旭辛苦十多年構建的強大陣營便土崩瓦解,伴隨著這棟大廈的轟然坍旭塌,無數人的政治命運將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一個時代的終結是要的,自古皆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