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公用的蒸餾大灶日夜煙火不熄,甘甜的蒸餾水被優先供給老弱病幼飲用。
家家戶戶門口,幾乎都支起了大小不一的過濾竹筒。漢子們忙著劈竹筒、鉆眼。婦人們帶著孩子去沙灘撿拾最干凈的貝殼,一遍遍淘洗細沙。還有人在村外空地上挖土窯燒制木炭。
過濾出來的、帶著微咸的海水,被小心翼翼地挑到地里,摻著珍貴的井水,澆灌著那些承載著全村人希望的綠色嫩苗。
海風依舊帶著咸腥,但風中多了柴火的煙氣、過濾水滴落的叮咚聲、還有人們久違的、充滿干勁的吆喝。龜裂的土地貪婪地吮吸著來之不易的水分,蔫了的苗重新挺直了腰桿,綠意似乎更濃了些。
季如歌站在地頭,看著遠處蒸餾灶升起的裊裊青煙,看著田埂上挑著過濾水桶匆匆走過的身影,看著沙土地上頑強生長的綠色。干渴的大地,正在變得濕潤,唇角勾起,頗有一種成就感。
有種君臨天下,站在這里,大手一揮。
看,這就是朕打下的江山。
想到這里,季如歌又是沒忍住失笑出聲。
其他人看到季村長在笑,雖然不知道為什么,但是他們莫名的跟著神情放松,也緊跟著一起笑了起來。
有一就有二,很快,笑聲傳遍每一處地方。
無論老人還是中年,青年,婦孺等,他們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只覺得,自從這位季村長出現之后,他們的日子好過了一些。
能吃飽飯,還能有活干。
甚至都不用出海捕魚做危險的事情。
他們在陸地上也能賺到很多錢。
這樣的好日子都是季村長給他們帶來的。
要不是季村長不喜,他們非得給她建個廟,每天都要供奉才是。當初他們提出這個注意的時候,季村長嚇壞了,連連擺手表示不用不用,這才斷了大家的念頭。
雖然季村長是拒絕了,但是家家戶戶還是會偷偷私底下拜拜。
有人偷摸畫了季村長的畫像,然后大家都人手一份放在家里供著,嘿嘿。
有了這幾樣普及,海邊這些靠海的漁民們,日子總算不那么難過了一些。
大家每天都精神爍爍的干活。
渾身上下使不完的力氣。
季如歌看著大家的生活逐漸進入正軌,也就打算離開這里了。
北境那邊也是時候回去了。
這邊的海貨,水果的等東西,也是買了不少。
沿途再分給幾個地方賣,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