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藥效反饋渠道。患者用藥后情況,定期收集上報。異常情況立刻調查。”
“在各地聘請幾位有名望的郎中作為顧問,定期查驗藥材品質,公示結果。”
措施推行下去。北境藥品的信譽逐漸恢復,但成本也增加了。
回程路上,老礦匠對季如歌說:“咱們的藥好,所以才有人冒。以后這種事少不了。”
“嗯。”季如歌看著車外,“所以要更快。讓別人仿不上。”
“更快?”
“升級藥坊。增加新藥。提高工藝,讓他們仿不了。”
“這需要更多藥師,更多好藥材。”
“回去就辦。”
她心里已有計劃。擴大藥圃種植,引進南方藥師,研究更精深的成藥。不僅要防偽,還要拉開差距。
回到北境,季如歌立刻著手處理藥鋪事件后續。
她召集藥坊管事、農研坊負責藥圃的人,以及幾位老藥師。“假藥事件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后一次。”她開門見山,“我們要做到別人很難仿冒,即使仿了,也很快能發現。”
她下達指令:一、藥坊升級所有藥品包裝。采用特制紙張和油墨,加入北境獨有的水印和暗記。每批藥品賦予獨立編碼,記錄出廠日期、批次、經手人。編碼定期更換。
二、在各大藥鋪門口設立真偽驗證點。配備藥坊培訓的藥師,免費為顧客查驗藥品。提供少量常用藥免費試用裝,讓顧客熟悉真藥的外觀氣味。
三、擴大藥圃種植面積。增加北境特有藥材的獨家種植。減少對外部藥材的依賴,從源頭控制品質。
四、提高藥坊工藝。研發幾種新的成藥,劑型更復雜,難以模仿。例如濃縮丸、特殊膏方。
五、與各地信譽好的郎中和醫館建立更緊密合作。他們可優先獲得北境藥品,但需協助監督市場,發現假貨立即上報。
“需要更多人手。”藥坊管事說。“從民兵預備隊里抽調識字、細心的人,培訓后進藥坊。農研坊擴大藥農招募。工錢給足。”
“新藥研發需要時間,也需要試藥。”
“時間抓緊。試藥嚴格按規程,自愿,給足補償,記錄在案。”
命令執行。北境藥坊開始忙碌。新包裝投入使用,編碼系統建立。藥圃開辟了新地,種子播下。藥師們開始試驗新方。
一個月后,新型的止血散和清熱丸試制成功。這兩種藥效更強,制作工藝復雜,短期內難以仿造。季如歌下令優先供應軍隊和合作醫館。
同時,巡查隊加強了對各地藥鋪的暗訪。又發現兩起小規模假冒事件,迅速處理,公示。
季如歌雷厲風行,速辦,使得北境口碑再次回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