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寧看了四人風塵仆仆的模樣一眼,頷首笑道:“這些天辛苦諸位大人,不知目前并州情況如何?”
說話間,眼神看向最前面的消瘦老者。
張玄年紀最大,為官最久,是眾人當中資歷最老之人,并州那邊的生意,除了狄文耀以外,就是此人最為清楚。
張玄放下茶杯,站起身來,笑著稟報:“殿下放心,面膜生意已經進入正軌,目前已經可賣到大晉,大周,大唐和大漢四大王朝,每月利潤不少于百萬兩。
精鹽生意雖然才開始,但因為此物是消耗品,且需求量很大,利潤更多,雖然才開始兩個月,但利潤已經趕上面膜生意。
為此,狄文耀大人已經下令接受各地難民的同時,從中挑選身強力壯之人,讓這些人去挖坑。”
楚寧眼睛一亮,沒想到精鹽生意居然做得這么快。
面膜生意已經做了快一年,精鹽生意才兩個月就追上了。
“很好,看來你們沒有辜負本王托付,將并州打理得很好!”
楚寧露出滿意之色,接著問道:“這段時間,接受了多少各地難民?”
張玄毫不遲疑:“每天大約一千五百人,從我等離開并州到此,應該大約招收了五萬人左右。”
五萬人,這是一個極大的數量。
畢竟大楚人口擺在這里,一個月就能接受五萬人,可以說周圍絕大部分難民都去了并州。
一個地方想要發展,人口才是關鍵。
雖然是難免,但并州有讓他們發家致富的路子,必定能讓這群人自力更生。
楚寧一臉滿意笑道:“按照這個速度下去,到了年底,并州人口將成為大楚之最!”
頓了頓,楚寧又接著問道:“兵馬那邊情況如何?”
張玄臉色一正:“回陛下,經過將近一年的修生養息,不斷招兵買馬,加上韓興將軍過去之后頒布的一系列措施,目前兵馬已經擴充到了十二萬。”
十二萬!
比本王離開之時的六萬人,足足翻了一倍。
但,這還不是最重要的。
隨著其他封地難民不斷涌入,并州招收兵馬的速度只會增加。
十二萬,不是上限!
“很好!”
楚寧心情大好,站起來笑道:“有了這十二萬大軍,可保并州不失!”
并州那邊沒大事,趙羽也就不用急著回來,可留在敦煌郡招兵買馬,訓練白馬騎兵。
今后護衛工作,就讓冉冥來做,而原本屬于冉冥統領的兵馬則是交給韓興統帥!
想到這里,楚寧一臉滿意看向張玄四人:“四位在并州勞苦功高,本王特意向父皇舉薦你們入京任職。
張玄大人和呂修文大人分別擔任戶部侍郎,云建業和溫開城兩位大人分別擔任度支司、金部司司官。”
“多謝殿下舉薦之恩!”四人紛紛拱手施禮。
楚寧微微頷首:“雖然你們成功調任,但京都城危機重重,你們自己小心,接下來一段時間,先權利幫助劉守仁大人穩住戶部,完成夏季糧食收成一事。”
正值糧食收割之際,戶部的主要責任是查收各地官府上繳糧食。
只要完成此事,劉守仁等人才能徹底掌握戶部。
此事關系重大,楚寧不得不親自交代。
因為他很清楚,朝中某些人不可能讓他們如此輕易掌控戶部。
只要劉守仁沒有徹底掌管戶部,科舉一事沒有銀子支撐,下面官府的積極性就不高。
牽一發而動全身,絕對不能給任何人機會。
但有時越怕什么,越來什么!
始料未及的事,第二天發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