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想著,他嘴角扯出一個笑容,打趣對方。
“是不是你故意讓她看見,產生誤會的?”
虞歸晚被這句話噎了一下,忽然反應過來對方是在打趣自己,頓時間又羞又惱,狠狠地瞪了對方一眼。
她才不想跟對方做這些口舌之爭呢,昨晚上的事,她可還沒原諒對方。
于是便跺跺腳,也不理顧延祚,轉頭就跑了。
看著對方惱羞成怒而離去的背影,顧延祚樂不可支,忍不住回味起來虞歸晚嬌羞的神色,一時間也沒了繼續批閱公文的心思。
就在此時,門忽然被敲響了。
沉重的敲門聲將顧延祚拉回神,他收斂心中的思緒,咳嗽了幾聲,沉聲道:
“進來吧。”
推門而入的是太子府侍衛統領陽明,他一臉嚴肅的走到顧延祚面前,單膝跪下,將手中的信件呈給對方。
“太子,京都來的信件。”
京都?
顧延祚挑挑眉,京城里的消息終于傳來了,他還以為自己還得在寧城等上十天半個月呢。
早在自己被皇上尋了個借口趕出京城之時,他心里就很清楚,這次一離開,對方很難再讓自己回去了。
做這些棘手的事情,對方當然也就是能拖則拖。
不過這次的回信來的這么快,還是有些出乎顧延祚的意料,畢竟他自認為這次事情處理的還不錯,對方想來也是不愿獎賞自己的。
拆開信件,仔細的閱讀一遍上面的內容,顧延祚臉上浮現出越來越深的冷笑。
果不其然啊,這哪里是一份嘉獎令,分明就是罪詔書。
皇上在信中通篇都是在斥責顧延祚,說他不顧兩國之交,挑起了戰事。
將所有的責任全部推到顧延祚的身上,連一句夸獎他為民清除禍害的話語都沒有。
不僅是如此,最后還表明,他惹出來的事自己解決。如何平息倭國的怒火,阻止這場戰爭的發生,顧延祚自己全權負責。
掃視完整個信件中的內容,顧延祚狠狠地將信紙拍在桌子,眼中毫不掩飾自己的怒火。
自己為了解決百姓們的生計,絞盡腦汁,好不容易才抓住倭國商人的把柄,將對方繩之以法。
為此虞歸晚更是險些遭了毒手,被那群倭國人抓住關押在不見天日的地牢里。
他們做出這樣利國利民的好事,皇上全盤否定不說,還將責任都推到自己身上,顧延祚怎能不氣?
將信紙揉成一團,緊緊攥在手里,顧延祚眼里涌動起低沉的風暴。一觸即發。
他不是沒想過皇上會針對自己,故意從中挑事,但是他沒想到對方竟然在關乎黎民百姓的問題上,也只聽信一面之詞。
再說京都這邊。
倭國的使者早就進了城,帶來他們國君的意思,要么本朝賠禮道歉,要么就兩國開戰。
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朝中,一連好幾天,朝廷上下文武百官都在為了這件大事而爭論不休。
兩國開戰是一件關乎國家存亡的大事,所有人憂心忡忡又各執己見。
在皇上拖著這件事,久久不做決定的情況下,朝中的大臣很快就分成了兩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