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很高興的拉著白葉到他那邊,“來來,白兄弟跟我來。”
王西的想法很簡單。
他們兄弟倆一個擅長刀工,一個擅長炒菜,都是練到極致的那種。
自然是因為人要選擇一項作為專長的。
白葉年紀這樣小,他刀工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那火功肯定就會相對比較薄弱。正好,他來教一下。
白葉十分謙虛的點頭。
溫州菜他以前從來沒接觸過,一切都好新奇,所以學得格外的認真的。
別看是大排檔,逼格也未必就低了。
王家大排檔這邊,可是有好幾道的招牌菜的,比如他們的招牌豉油大蝦,比如他們的秘制花甲,甚至連他們的家王記炒粉,都是名氣響當當的。
不過要真說王家大排檔的招牌菜,那首選的還是得說黃魚。
因為臨海,所以這邊的海鮮很新鮮,黃魚更是本地人都很愛的品種。
而他們這邊最常見的做法,就是蔥油黃魚。
大排檔攤子上的黃魚,并不像是大飯店用的那種大黃魚,而是很常見的手掌長的黃魚。
畢竟這是大排檔,飯店那樣長的大黃魚上桌也不太現實,反而是個頭小一些的,既容易入味,味道好吃,還兼顧了經濟實惠的優點。
溫州這邊的蔥油黃魚是將魚收拾收拾干凈之后,直接入鍋,蔥姜料酒一起入鍋,燒沸之后保持小火微微沸騰。
這樣出來的魚肉十分的嫩。
等到魚肉撈起裝盤,再將姜絲、精鹽、紹酒、醬油、白糖、胡椒粉、味精及煮魚原湯100克放在小碗中調勻,澆在魚身上。
最后嘛,則是蔥絲擺在魚身上,一勺子熱油澆下。
這道蔥油黃魚就算是成了。
魚肉完整軟嫩,蔥油清香,是這大排檔里最受歡迎的菜肴。
而現在已經五月份中旬了,也確實是大排檔開始火熱的時候了。
所以這一晚上不知道多少人點這一道菜。
王家的另一道招牌菜,就是魚鲞了。
所謂鲞,就是魚干。
溫州這邊用的也多是黃魚干,又叫白鲞。也有一些鮸魚、鰻魚制作的。
很多食物經過風干或者烘干之后,都有增加新鮮時候不具備的香味。這樣的食物還挺多的,比如鮑魚、香菇、花膠、魚鲞等等。
經過一番的晾曬,新鮮的黃魚慢慢縮水變干,在陽光與和風的雙重照料下,凝結出特殊的風味。
王家的這道招牌菜就是紅燒魚鲞。
魚干都是王家父子三人每年買來新鮮的魚親手制作,他們家大排檔沒到營業的那段時間,空地上都是晾著魚干。
王家的紅燒魚鲞先用姜片熱鍋,下五花肉熬出豬油,再下魚鲞香煎,等煎到一定程度后淋入料酒、生抽、白糖燒煮,起鍋時再撒入味精、蔥花。
這可都不止是下酒了,更是下飯的利器。
多數人工作一天累得都沒精神或者胃口不佳了,晚上到王家的大排檔上,先來一扎啤酒配一盤子秘制花甲,再來一鍋咸鮮香俱佳的紅燒魚鲞,頓時就能食欲大振,連干好幾碗飯。
白葉覺得自己的生活從沒有這樣充實過,這大排檔從四點多就陸陸續續的有人來了,等到晚上八點到十點的時候,那就是一個高潮。
大排檔上足有五十多個桌子,椅子就更多了,都坐滿之后那就是好幾百號人,將這一大片白天看著空蕩蕩的地方占的滿滿當當的。幾乎就連走路的地方都沒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