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府,淶源縣,楊莊鎮。
這里原本有一座鐵礦山,后來因為交通不便,運輸成本太高,便關停了。
既然名為楊莊鎮,顧名思義,整座山就是楊家的產業。
楊家老太爺楊文遠坐在堂上,手中握著一封從京城寄來的家書,堂下坐著楊家的幾位族老和年輕一輩的子弟,個個神色凝重,議論紛紛。
“老太爺,京城那邊怎么說?”
楊文遠緩緩說道:“京城那邊傳來消息,生鐵價格暴漲,如今朝廷已經放開,我們何不把礦買過來?”
“可是,咱們這鐵礦關停的原因,就是運輸成本太高,以前算過賬,根本不劃算!”
楊文遠點了點頭,說道:“不錯,以前確實不劃算。從開采、冶煉到運輸,成本算下來,一斤生鐵的成本至少要六百文。而京城的生鐵價格,以前最多也就五百文,根本不賺錢。但現在不同了,生鐵價格已經突破八百文,咱們楊家若能抓住這個機會,定能大賺一筆。”
堂下的族人聽到這個價格,紛紛露出興奮之色。
自從朝廷頒下詔令,允許民間商賈參與礦山經營開發,楊家就惦記上這座礦山了。
只不過,由于運輸成本過高,根本不賺錢,沒想到,這才過了幾天,竟然漲到八百文了!
一名族中子弟站起來說道:“老太爺,咱們楊莊的礦石含鐵量高,冶煉出來的生鐵質量上乘。若是能運到京城,肯定能賣個好價錢!”
楊文遠看了他一眼,點了點頭,說道:“大家伙可要想好了,要干就干大的,如今這世道早就變了,只要肯出力氣,就能賺銀子,我楊家好幾代沒有出過進士,不過也無妨,若能把生意做好了,至少可以讓后人衣食無憂。”
眾人紛紛商議起來,有人贊同,有人猶豫。
“老太爺,民間采礦需要向官府交一筆不菲的礦稅,咱們楊家雖然有些積蓄,但若是全部拿出來,萬一最后虧了,可就……”
楊文遠聽了,沉吟片刻,緩緩說道:“風險確實有,但機會難得。我老了,闖不動了,沒想到在家門口還有生意,這就是老天爺賞給咱們楊家的福分,若是不接著,怕是以后再也沒這樣的機會了。”
這時候,又有人站出來,說道:“老太爺說的是,我聽說隔壁張莊的人也惦記著咱們的礦山呢!若被他們搶去了,咱們楊家的臉往哪擱?”
堂下族人聽到張莊準備搶,頓時一片嘩然。
楊家和張家經常因為占地問題干仗,甚至發展到上百人的械斗,幾乎都成世仇了,如果后山的礦山被張家搶了先,簡直就是騎在楊家頭上拉屎啊!
“絕對不能讓張家搶了先,我認識衙門的人,咱們現在就去交稅!”
“沒錯,咱們要干就干大的,賠就賠了,怕什么?”
“我同意,干就完了!”
楊文遠見眾人意見逐漸統一,便站起身來,環視眾人,沉聲說道:“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咱們就立即行動。老大,你現在帶人去衙門辦理礦山開發的手續。老二,立刻招募人手,盡快開采!老三,你帶人修建選冶廠,要保證礦石才出來就可以冶煉!老四,你帶人把后山通往縣城的路翻新一遍,要快!”
眾人聽了,紛紛站起身來,拱手說道:“謹遵老太爺之命!”
所有流程都很快,僅僅一個月之后,第一批生鐵就裝上騾車,運往京師。
抵達京師后,聽說現在生鐵價格直奔一千,眾人更加激動。
商戶看到上好的生鐵,就好像流氓看見小媳婦,立刻圍了上來。
“老鄉,你這生鐵哪來的?”
楊老四呵呵一笑,說道:“淶源的礦山,礦石質量上乘,保管都是好東西!”
商戶們圍著楊老四,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芒。他們伸手摸了摸,又敲了敲,聽著那清脆的聲音,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一名商戶點頭稱贊道:“成色不錯,雜質少,確實是上等貨。”
另一名商戶見狀,趕忙問道:“兄弟,你這生鐵怎么賣?開個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