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輕哼一聲,目光又投向遠處。
王承恩看不出喜怒,心里卻暗自松了口氣。
孰不知,朱由檢現在正在琢磨一件大事。
此番巡視西山,是為了一種高爆炸藥。
后世稱之為硝化甘油,威力巨大無比,若是能成功研發出來,現階段任何武器,都會黯然失色。
只不過,這玩意也只是聽說過,不知道具體的配方和流程……
轉過一道山梁,前方豁然開朗。
一片被高墻圍起的場地出現在眼前,墻內隱約可見幾座磚石結構的房屋。
宋應星、楊廷鑒、方以智等人早已列隊恭候。
"臣等恭迎圣駕!
"
朱由檢下了鑾駕,抬手示意眾人免禮:
"諸卿不必多禮,朕今日來,是想看看你們的新成果。
"
宋應星上前一步:
"陛下請隨臣來,新研制的液態高爆炸藥已經準備就緒,只等陛下御覽。
"
一行人穿過幾道崗哨,來到試驗場深處。這里戒備森嚴,四周都是厚實的土墻。場地中央擺放著幾個特制的鐵制容器,旁邊站著幾名身著防護服的工匠。
"陛下請看。
"
宋應星指向那些容器:
"此物威力極強,但極不穩定。若能解決穩定性問題,其威力可達黑火藥的十倍以上。
"
朱由檢走近觀察,只見容器中的液體呈淡黃色,微微泛著油光。
他忽然想起前世記憶中的硝化棉,便開口道:
"用棉布試試看?將棉布浸入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液中,或許能制成更穩定的爆炸物。
"
宋應星眼睛一亮:
"陛下圣明!臣等確實嘗試過此法,但控制比例頗為困難。不過既然陛下也認為此法可行,臣等必當加倍努力。
"
楊廷鑒在一旁補充道:
"陛下,此物雖不穩定,但用于定向爆破卻極為有效。臣等已試驗過,只需一小瓶,便可炸開堅固的城墻。
"
朱由檢點點頭,又詳細詢問了制作工藝和安全措施。
君臣數人談論甚歡,不知不覺已近午時。
王承恩忍不住提醒道:“宋學士,該午膳了!”
“公公不必擔心,下官早已準備就緒!”
宋應星說完,轉向朱由檢:
"陛下,不如先用膳?
"
試驗場一角的涼亭內,早已擺好簡單的飯菜。
朱由檢剛坐下,這時候,一個七八歲的孩童端著盤子,走到近前。
"什么人?
"
駱養性厲聲喝道,腰間繡春刀已經出鞘。
“駱指揮不必驚慌,這個孩子是我們撿來的。”
方以智趕忙上前,將孩子護在身后。
駱養性這才收起刀,重新站回到朱由檢身邊。
朱由檢卻發現不對勁,問道:“撿來的?從何處撿來的?”
方以智拉著孩子跪下:
"回陛下,此子名喚陳小虎,其父陳大勇原是登州衛的士兵,去年出征朝鮮時,戰死沙場,朝廷發放的撫恤銀兩被人克扣,母子二人流落街頭……
"
王承恩臉色驟變,急忙打斷:
"你……你可不要亂講啊!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