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個隆重的日子,我將作為唯一知道“真相”的人,出席這次的記者招待會。
置身在全封閉式的私家車內,座椅是皮質的,十分貼身;空調的風口無聲無息地吹著冷風;司機開車的姿勢,莊嚴而肅穆;映襯著窗外灰蒙蒙的藍天,此時此刻,我的內心無比“沉痛”。
佇立在記者招待會的講臺上,面對臺下無數顆激動萬分的眼睛,我詫異了。強忍著內心的痛楚,向眾人做了個詭異的微笑。
記者招待會便由此拉開了序幕。
記者問:“熊先生,您好。關于您這本風靡全球的小說——《懸案》,我有幾個問題想請教您,以下問題僅代表我個人。”
我答,“嗯,好的。所有有關這本書的問題,我都會盡心地一一解答。”
記者問:“同眾粉絲、書迷一樣,我對您的這部著作也是頗感興趣。相信,但凡看過您這本書的人,都心知肚明。您和馬探長的故事可謂懸疑重重、扣人心弦。敢問,《懸案》這本書是死神向世人傳達的‘死亡’訊息嗎?”
我笑答,“哈哈,你的這個問題真可謂開門見山,它在某種意義上確實是則死亡訊息。”
記者笑問:“我知道,您不想在此過多地透露書中情節,但我冒昧地想知道,在您書中所呈現的故事都是真實的還是捏造的?”
我答,“關于故事的真實性,我只能說,‘我相信我的朋友,是他告訴我的。’,只可惜,他已經死了。”
記者問:“有人懷疑,馬探長是自殺的。您身為他的摯友,您怎么看?熊先生。”
我答,“不!這決不可能!馬探長不像是那種會自殺的人,他的死,絕對和那個‘組織’有關。”
記者問:“組織?什么組織?我記得,在您的書中對這個組織有所記載,卻總讓我有種匪夷所思的朦朧感。是思維哪里錯亂了?還是劇情跳步了?”
我答,“耶,都不是。你手中拿著的,并非僅僅只是一本小說,它更是我的‘回憶錄’亦或是‘懺悔錄’。”
記者問:“關于那些離奇死亡的‘報案人員’,驗尸后,法醫對尸體的死亡癥狀又是如何判定的,可以的話,您能否詳細地說明一下?”
我答,“雖然這不是我分內的事兒,但為了能夠讓你相信,我不得不將法醫的原話轉達給你。他們‘七人’的死亡方式雖大相徑庭,但死亡時間卻出奇地一致,全都定格在午夜十二點整,并且,從他們的尸體上,未曾發現任何致死的有力證據。對此,有人就懷疑是法醫驗尸不夠認真,但你們認為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有多大;也有人認為,他們可能是因某種突發性疾病而死,不是被人所害,但七個人會如此偶然嗎;還有些滿嘴歪理的知識分子說,他們一定是上輩子做了虧心事,這輩子來受懲罰來了;更有甚者說,他們是笑死的。”話說到這兒,我不由自主地笑了。
記者也跟著笑了,接著問道:“那些神秘失蹤的警探,最后找到了沒?”
我答,“沒,或許跟著那些亡靈飛向遠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