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新游戲重磅新品發布會!
“五年時間,五六倍的回報率?”
王慶之瞠目結舌,滿是不可思議。
太不可思議了啊!
王舒琳更是忍不住道:“兒子,銀行存五年,大額存款,利息也不過45,你這都500600,這怎么可能?”
“沒什么不可能的,學區房的潛力,你們理解不了罷了。”
王逸也是感慨萬千:“爸,媽,2011年,學區房概念才開始,真不貴。
像是市中區那邊的勝利學校,南山街這些頂級學區房,初中直升全市最好的初中,由于是老房子,當下5000一平都沒人要!可四五年后,能漲到三萬一平,七八年后,四萬都有人買!”
“什么!五千漲到四萬?八倍的回報率?”
兩人都嚇傻了,這太荒誕了。
可事實就是如此。
“沒錯,就是如此。”
王逸卻是擺了擺手:“媽,你思路不對,買的時候,不要買老破大學區房,而是買老破小學區房。能買五十平的,不要八十平。能買三十平的,不買五十平。當然若是有十幾平,二十平的更好,多買幾套。”
這就導致學區房賣一套,少一套,直到六年后才會再度流入市場循環。
當時王逸也看了,奈何那時候沒格局,沒看出編劇給大家送的潑天富貴
王逸喜上眉梢,一般的父母都很固執,不聽勸,只會拿著他們上個世紀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紀的問題。
“我懂了,那些人買這些老房子都是為了孩子上學,要的是入學名額,是學位!未必就會真住這種老破房子。所以,面積越小,總價越低,他們越搶!”
王逸點點頭:“但是這種私立學校,還是不如全市最好的公立學校好。比如我說的這幾個,直升全市最好的小學,初中,比私立好。幾年后,他們為了孩子落戶上這樣的學校,三、四萬一平也會買。畢竟孩子讀完了,再賣掉,不但不會賠錢,說不定還能增值。”
前世有一部電視劇叫虎媽貓爸,講的就是學區房。
不過現在好了,父母尾單服裝賺的錢,買成幾十套1020平的學區房,后面慢慢賣,增值到幾千萬不成問題。
王逸嘆了口氣:“比如我投資的文軒私立學校,妥妥的貴族學校,一年學費就是大幾萬,小學初中九年下來,光學費就得五十萬。再加上夏令營等活動,沒有一百萬都不夠。”
像是前世王逸的一個遠房表弟,比王逸小七歲,一心想學計算機,分也夠,結果父母覺得學醫好,愣是逼著孩子報了藥學!
至于十幾年后,學區房價格下滑那也無所謂。
一百平的,兩萬八。
結果表弟畢業后,就趕上醫療整頓,藥代行業寒冬,只能進藥廠,下車間
畢竟藥學搞研發的,都得是名校博士,海龜碩士都得進車間當技術工。
五十平的,三萬三。
“就是,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理所當然。”
畢竟四十萬就能買一個上省會最好小學、初中的學區房,畢業后再賣了,還能回本,甚至升值,沒人會猶豫!
2011年普通人最大的機緣,除了難以掌控的拆遷,就是買學區房。
畢竟學區房都鎖定六年年限,一旦學位用了,六年內其他家庭都無法再用。
因此,學區房的價格越來越高,尤其是小面積的。
一百多平的學區房,兩萬五。
王慶之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私立學校一百萬,那是白花了,一分回不來。若是拿著一百萬買個三、四十平的名校學區房,孩子畢業后一賣,這錢都能回來,甚至漲到一百五十萬,完全劃算!”
王逸可是清楚,三四年后,那邊的老破小學區房,都漲到了全市最高,越大越不值錢。
王逸笑了,對于二老,最穩妥的投資,似乎就是買學區房。
甚至用無知的眼光,左右孩子的就業選擇,最終坑了孩子一輩子。
王舒琳也點點頭:“是這么個道理。哪怕那些普通家庭,為了孩子,咬咬牙,也會買這種學區房。畢竟孩子上名校,畢業后賣了也不會虧。”
八十平的,三萬。
三十平的,三萬五。
他們覺得藥學也是醫學
“爸,媽,買的時候,看好對口學校,我給你們列個表,就買這幾個學校的學區房,市中區和歷善區。注意學位有沒有用掉,若是用掉了,也沒事,但要借這事砍價,一平再便宜個一千多,問題不大!”王逸囑咐道。
十平的,四萬起步!
他們不懂的,也不會盲目發表意見,反而會虛心去了解,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