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屬沉默了。
張忠謀繼續道:“蘋果a5芯片的代工大單,都被三星半導體搶走。我們臺積電拿下了高通8064的代工大單。但還是不如蘋果。想要干翻三星,星逸科技的芯片大單,說不定就是個契機。”
“原來如此。”下屬半信半疑,只以為董事長多手準備而已。
有棗沒棗的,先打兩竿子。
張忠謀微微一笑:“王逸這人,最喜歡創造奇跡,做到巨頭都做不到的事情,估計星逸半導體也能成。吩咐下去,今后拿著星逸科技,當作s級大客戶對待。不管是流片,還是加單,全部優先安排。一應待遇,給到最高。”
“是!”
張忠謀看向窗外,幽幽道:“王董,你可別讓我失望啊。能不能干翻三星半導體,就看你的大單了!”
另一邊,王逸也陷入沉思,思索星逸半導體接下來的發展策略。
芯片研發是燒錢大戶。
低端芯片研發花錢不多,哪怕五六款同時整,也就幾億而已。
可高端芯片研發花錢不少,再加上流片等支出,一款芯片沒有幾十億都難。
可以說,整個2012年,光芯片研發投入就得幾十億。
多年后,貨幣貶值,薪水暴增,芯片研發一年得上百億。
而晶圓廠的投建,設備引進,也是燒錢大戶。
當下,一座12英寸的晶圓廠,至少要200億!
這就完了?
不,只是開始。
有了晶圓廠,還得投入資金研發芯片的生產工藝制程,一年又得上百億。
可以說,今后芯片研發、晶圓廠工藝研發,一年固定200億人民幣!
再加上晶圓廠投建和設備引進的200億。
整個2012年,王逸得砸進去350-400億!
后續每年還要200億起步的研發成本!
真是燒錢祖宗。
若是一直入不敷出,這樣瘋狂燒錢,哪怕是王逸,都壓力山大。
為此,王逸制定了一條【邊投入,邊產出。邊燒錢,邊賺錢】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用生產銷售40納米的低端芯片,來養活星逸半導體,養活星逸晶圓廠。
用出售智能家居芯片h1,快充芯片c1,電源管理芯片p1賺的利潤,進行晶圓廠制程研發和芯片后續研發!
想要達到這一效果,幾款芯片的銷量,都得做到極其恐怖的規模。
為此,王逸決定,快充芯片c1和電源管理芯片p1,對友商捆綁銷售。
單獨的快充芯片c1,量小60元一顆,量大40元一顆。
但和兩枚p1芯片捆綁銷售,三枚芯片量小90元一組,量大只要60元一組!
如此一來,量大的話,平均一顆芯片只要20元,比高通給其他企業的價格還低。
畢竟能從高通那里拿到20元一顆的單價,只有星逸科技。
其他企業沒有那么大的訂單量,也壓不到這么低的價格。
一組三顆芯片,若是能賣出去三千萬組,就是九千萬顆芯片。
一顆芯片單價20元,利潤19元計算,九千萬顆就是17億!
未來的智能手機市場,遠不止3000萬那么少。
星逸半導體的c1快充芯片處于壟斷地位,那么多品牌都需要,一年狂銷6000萬組,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