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智能燈光之外,還有智能窗簾,智能馬桶,多合一的智能浴霸,智能晾衣架……
王逸一一記下來。
還有新風機,空氣凈化器……
王逸將這些產品的標準和要求,全部寫下來,然后發送郵件給孟慶振。
王逸只負責提要求和標準,剩下如何實現,都交給孟慶振。
孟慶振再進行細分,組建團隊,進行開發。
當下星逸智家就有八百多研發人員,完全可以同時推進很多項目。
接下來趁著畢業季,還在瘋狂招人。
后續星逸智家的研發工程師都將達到1500+,甚至2000+。
星逸智家研發中心有21棟樓,但員工只有2000多,原因就是20棟研發樓都有很多實驗室,很多設備,占了大量空間,所以容納的研發人員不多。
如果全是寫字樓的話,可以容納6000多人!
另一邊,正在研究方案的孟慶振收到郵件提醒,瞬間來了精神,查看郵件,仔細分析。
連夜進行項目劃分,人員配備,以及需要招募的新研發工程師要求……
隨后再將這些在明天的晨會上,一一安排到各個部門。
接下來星逸智家大量招人,多個項目同時推進。
但多久有產出,就不好說了。
有些項目比較簡單,可能三四個月就能投產。
有些項目比較復雜,估計得半年多,還有的得明年……
但基本上,年底左右,星逸智家會迎來一波新品大爆發!
自研新品大爆發!
對此,王逸都滿是期待。
再加上和仁恒的合作,項目是今年簽的,但是首批合作的樓盤還在建設中,明年才會封頂然后裝修。
屆時,星逸智家的新品全部量產,仁恒就是第一個大客戶,也是試點。
星逸智家全家桶,全部引入仁恒高端住宅,打造一個行業標桿,給地產界來一波王炸,也算是大手筆。
不過這些,王逸就懶得親自過問了。
他提出要求,星逸智家的孟慶振自然會處理妥當。
后續和仁恒對接的事,也有簡子妍負責。
第二天,王逸在研發中心轉了一圈,給員工打了氣,離開黃島,直奔市區。
簡子妍選的四套別墅,都離著海邊不遠不近,算是最好的位置。
太近了,潮氣太重。
途中,王逸還經過了前世的大學,那個學校自己努力,部分二本專業強勢升級成一本的大學。
“吳霜,門口停一下。”王逸突然開口。
“好的,董事長。”吳霜將車停在路邊。
王逸落下車窗,看著眼前的大學一時出神。
前世就是在這個學校混了四年……不,上了四年。
畢業后,王逸去了大廠北漂。
至于說考編?考公?
2015年畢業的時候,大多數學生都沒這個想法,更不會集體沖編制,哪怕是魯省。
那幾年經濟好,就業也輕松,五百強國企,央企,本科學歷,專業對口,人不憨,都很容易進。
海爾、海信、青啤這些五百強企業,都去非985、211的學校校招。
王逸的很多同學都去了這三家企業,而王逸則選擇了北漂。
還有的去了私企。
2015年的私企,工資比體制內高得多。
很多人去6000的私企,也不會死磕月薪四千的編制。
世事無常,誰也說不住。
如果不是重生,現在的王逸和前世一樣,也在宿舍里和舍友玩cf,偶爾背背書,準備期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