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16線激光雷達,探測范圍只有一百米,不夠用,至少得64線。
只是64線激光雷達要50萬的天價,還得排隊買。
2016年上市的odel3,售價才3.5萬美金,也就是20多萬人民幣,還沒半個64線激光雷達貴,特斯拉自然用不起。
哪怕到2019年,激光雷達的價格也要15-20萬。
不過2021年,激光雷達的價格就卷到了一萬人民幣。
2023年,更是降到了三四千。
2024年一千多……
當激光雷達的售價降到2000以下,才會全面普及。
可在當下,不現實,非常不現實。
王逸嘆了口氣,除非自研,然后大規模生產。
前世激光雷達的價格之所以遲遲降不下來,不是成本真的居高不下,而是velodyne腦回路清奇。
激光雷達和芯片一樣,都是規模效應。
量產1000顆64線激光雷達,攤薄下來的成本就要20萬一顆,售價得50萬一顆。
而量產10萬顆64線激光雷達,攤薄下來的成本也就幾千塊,售價也可以降到1萬塊!
規模效應而已。
但velodyne腦回路清奇,那么多客戶排隊下單,他們不但不增加產能,擴大規模,搶占市場。
相反依舊慢悠悠地生產,慢悠悠地賣,賣高價。
前世從2007年到2019年,足足12年的時間,velodyne旗下的激光雷達總銷量才3萬臺,營收卻高達5億美金,單顆均價都在十萬人民幣以上。
直到禾賽科技、速騰等國產激光雷達企業爆發,掀了桌子,把激光雷達的價格打了下來,才逐步開始普及。
只是,前世的禾賽科技是2013年在美帝打造團隊,2014年回國創立禾賽科技,2016年才研發出32線激光雷達。
如今還沒成立,沒有產出,那就白扯了。
王逸等不了,只能自己來。
正好激光雷達不只是電動汽車用,掃地機器人也要用。
當然,掃地機器人的激光雷達就低級多了,價格也便宜。
畢竟掃地機器人才幾千塊,配上幾萬幾十萬的高端激光雷達,這不現實。
2010年,o公司推出的oxv-11,就搭載激光雷達,從而開啟了掃地機器人普及的新時代。
oxv-11搭載的激光雷達,去除所有用不到的結構,瘋狂閹割,最終成本降到了200人民幣。
同樣,星逸科技要研發掃地機器人,也要搞定激光雷達。
先做低端的激光雷達練手,給星逸掃地機器人用,順便磨合團隊,積累經驗,再做高端的汽車激光雷達。
無疑恰到好處。
念此,王逸找上簡子妍:“子妍,立即招募激光雷達研發專家和大牛,不惜成本,不惜資金。成立星逸激光雷達事業部,研發我們自己的激光雷達!”
“什么?”簡子妍嚇了一跳。
自從當上星逸科技大管家,簡子妍每天都在學習充電。
對于科技領域的前沿技術,都頗有了解,自然清楚激光雷達的水有多深。
“董事長,激光雷達技術屬于高端新技術,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寥寥無幾,國內更是一個沒有。但對于無人駕駛,卻是必備基礎,我們現在入局倒是合適,但招人不容易,國內很少有相關專業的人才。”簡子妍嘆了口氣。
在2012年,激光雷達的確是新興行業,人才寥寥無幾。
王逸卻是擺了擺手:“好說,國內招不到,就去美帝招,去歐聯招。去麻省理工,去帝國理工,去哈佛,去斯坦福!只要有實力,花再大的代價,都給我挖回來。這種新興的領域,老牌業內大牛很少,招對口的常青藤名校博士。還有國內的學霸,去美帝留學深造的,能挖回來的,都給我挖回來!”
王逸可是記得,前世激光雷達巨頭禾賽科技的三位創始人,就是美帝留學的三位學霸。
實際上,名校海歸有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