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逸電視剛起步階段,王逸可以兼任ceo,決定星逸電視如何運營,如何發展。
但今后業務越來越多,王逸也無法一一顧及,還是得培養專業的ceo,來負責星逸電視的發展。
其他事業部也是如此,首席執行官和技術總監分開,各司其職,相輔相成,健康發展。
像是星逸電視工廠的施工進度和發展,之前都是徐明義和島城接洽,王逸根本沒過問。
早在四個月前,徐明義就算好了工廠的預計交付時間,并且提前招募員工,進行培訓。
如今正式交付,那些人直接上崗到位,輕松了很多。
這一切王逸都看在眼里,又考察了一段時間,徐明義確實是個人才,就讓他擔任了星逸電視的ceo。
當然,星逸電視業務發展得如此順利,也和島城有關系。
島城本就有海信電視,本就是國內最大的電視產業基地,更是電視相關從業者的集聚地。
不管是車間工人,還是技術員,以及電視供應商,產業鏈,在島城都非常成熟。
可以說,海信的存在,養活了島城的電視產業集群。
這也是王逸將星逸電視放在島城的原因,利用現有的產業集群,星逸電視的發展也能一日千里。
這就是產業集群效應。
若是放在濟州,那完了,濟州沒有電視產業,整個上下游產業鏈都得從頭打造。
同樣,星逸智家產業園放在島城,也是這一層考慮。
當下國內的電器產業主要集中在兩大城市。
北島城,南佛山!
島城這邊以冰箱、電視、洗衣機等大家電為主,擁有海爾、海信、澳柯瑪等品牌。
而佛山那邊除了空調、洗衣機等大家電,還有照明等小家電產業,不僅有美的,還有佛山照明,格蘭仕等品牌。
在產業集群成熟的地方發展相應的產業,無疑會輕松很多,成本也低得多。
相反,若是成本太高,做出產品也沒有多少競爭力。
就像新能源的激光雷達,馬斯克真覺得激光雷達不好嗎?真覺得激光雷達不如純視覺方案?
當然不是!
只是因為2016年激光雷達成本太高,特斯拉用不起,才選擇了便宜的純視覺方案。
多年后激光雷達成本銳減,可特斯拉在純視覺領域走得太遠,在激光雷達領域積累有限,想要轉投激光雷達,就得從頭來,積重難返!
但凡2016年激光雷達的成本和5年后一樣便宜,馬斯克怕是初代特斯拉就會標配激光雷達了。
畢竟純視覺方案弊端不少,比如陰雨天,大霧天、夜晚等惡劣環境下,都是純視覺方案的災難。
而激光雷達或許成本高一些,但更有安全保障。
不管是l4,還是l2的無人駕駛,最關鍵的就是安全!
安全必須放在第一位,這一條就決定純視覺方案不靠譜。
最起碼是視覺+激光雷達的綜合性方案,或者全系激光雷達。
如今星逸電視研發成功,一周內就要量產,王逸也得為未來做籌備。
星逸汽車是接下來的大項目,需要幾年的時間來籌備。
但很多技術都已經開始研發。
四月底,王逸就著手成立星逸汽車研發部門,開始招募各種人才,從三電系統到整車方案,全面研發。
而星逸汽車的駕駛方案,就是視覺+激光雷達。
當然,起步階段只能純視覺。
無他,當下激光雷達太貴,一顆大幾十萬人民幣,比車都貴,根本用不起。
前世直到2016年,16線激光雷達都要5萬人民幣,64線要50萬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