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掌柜眉頭微皺:“王董,你這么不看好云巴項目?”
王逸點點頭:“沒錯,非常不看好。云巴不是汽車,面向的不是普通消費者。汽車,只要我們產品做得好,就有消費者愿意買單,他就是一個簡單的邏輯。”
“但比亞迪云巴呢?你的客戶是各大城市!打動消費者容易,但是打動各大城市,那就難了。”
“首先,你得得到對應城市關鍵人物的青睞,愿意引入比亞迪云巴。然后還得通過該城市發改委的審批。審批通過了,還得通過項目可行性分析……”
“這一切都很難,非常難,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直接涼涼!”
王逸越說,眾人的面色越發陰沉。
可王逸說的,都是實話,比亞迪的高層和股東也都是人精,自然知道里面有多困難。
王逸繼續道:“好了,就算這一切都通過了,項目簽約了,你以為就成了?”
“沒有,這只是失敗的開始!”
“云巴項目非常燒錢,一公里1.5-2個億,即便簽約了,很多城市都拿不出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設。相反,大都是半路腰斬,項目爛尾!”
“這……”眾人再度沉默。
可沒人質疑。
交通運輸項目,本就是高投資,低收益,年年虧損。
因此更容易爛尾!
王掌柜還不死心:“王董,雖然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只要我們比亞迪云巴熬過去,做出口碑,那后續就是一片坦途。”
王逸擺了擺手,他發現王掌柜是一個典型的理想主義者。
凈想好事!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也是暗淡的!”
王逸直言不諱道:“當下各大城市的經濟狀況,負債狀況,你們都清楚,沒幾個有錢的。即便有錢,他們也會優先投入到地鐵建設和輕軌建設!”
“為什么?”
“因為地鐵和輕軌的載客量大,速度快,有望實現盈利,還可以和現有的交通網并軌,提升通行效率,緩解城市堵車壓力。”
“而比亞迪云巴呢?”
“單軌的模式,載客量小,速度也慢,噪音大,運行不穩,和現有的地鐵輕軌,無法完全實現并網。”
“說白了,一個城市投資可以并網,載客量大,速度快的地鐵,輕軌,明顯更有前途,更容易回本。那為什么非要投資不能并網,載客量小,速度慢的云巴?”
“腦子有坑?”
“這……”王掌柜嘴角抽搐,卻是被懟的無力反駁。
王逸話鋒一轉:“投資高,載客效率低,比亞迪云巴項目在審批階段,就會被大多數的城市給斃掉!”
“尤其是有錢的城市,他們會優先考慮地鐵,不能建地鐵的地方,為了并網也會選擇輕軌,而不是無法并網的云巴。”
“剩下的城市,即便通過了云巴審批,也是經濟比較差的城市,根本無力支撐云巴的高投資。最終結果,要么我們比亞迪墊錢,要么項目爛尾。”
“前者,不現實,比亞迪也缺錢,咱們做云巴是為了賺錢的,不是為了做慈善的。”
“后者,那更沒意思了,一旦項目爛尾,咱們別說盈利了,能不能回本都是問題。”
這下,王掌柜都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雖然心里很難受,但也無法否定王逸說的話。
聽王逸這么一說,比亞迪云巴似乎真的前途暗淡!
其他董事和高層更是紛紛點頭。
實際上,早在之前對于云巴項目,很多人就持反對意見。
無他,地鐵輕軌都有了,云巴算啥?
說白了,這玩意和磁懸浮一樣,曇花一現。
只要無法和現有交通網絡并軌,那就發展困難。
只要成本高,運載力又低,那就更加廢了。
但作為理想主義者,王掌柜還是不想輕易放棄。
王逸無奈,只好繼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