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芯片工藝差,晶體管數量少,還可以手繪。
現在到了28納米,晶體管數量那么多,設計那么復雜,全面手繪不知道多么麻煩,根本不現實。
前世2022年八月,美帝對eda軟件實行出口管制。
海思半導體險些停擺。
幸好華為早有準備,在2023年推出自研的eda工具軟件。
打破歐美封鎖,實現國產化,這才擺脫了被卡的窘境。
如今王逸也不能等到對方出手,才做準備。
相反,現在就得出手,研發自己的eda工具軟件。
更主要的,海外的eda工具軟件壟斷市場多年,這就導致他們缺乏競爭力,進步緩慢。
任何行業,一旦實現壟斷,必然會出現創新低下,效率低下,發展低下的弊端。
相反,只有瘋狂競爭,內卷,才能加速整個行業的發展和進步。
正如新能源汽車,在特斯拉進來之前,國產新能源品牌不少,產品不行,大都是騙補貼。
后來特斯拉來了,鯰魚效應出現,國產新能源飛速發展。
幾年的時間,不但干翻了豐田、本田兩大巨頭,還把bba逼得瘋狂降價,十萬十萬地降!
同樣,ce、synopsys、mentor等巨頭的eda工具軟件,雖然處于壟斷地位,但創新性有限。
只要星逸科技研發出自己的eda工具軟件,完全有希望超越三大巨頭。
就像高通、蘋果、三星的芯片,雖然發展得早,但都是32位的v7架構。
而星逸半導體的芯片起步晚,但開局就是最新的64位v8架構。
這種質的代差,影響甚大。
正是更先進一代的架構,才讓鯤鵬702用40納米工藝,追平高通28納米的apq8064。
同樣,eda工具軟件也是如此。
王逸打定主意,眼下鯤鵬芯片的研發固然重要,eda工具軟件的研發,也得布局了。
念此,王逸剛想撥打簡子妍的電話,卻想起假期,又想起那晚的事。
估計她還在尷尬吧?
哈哈哈。
王逸忍俊不已,隨即撥通了朱長林的電話:
“老朱,我準備研發eda工具軟件,你有什么想法?”
“eda工具軟件?”朱長林略微沉吟:“董事長,我覺得可行。雖然很難,但芯片我們都能研發出來,何況eda工具軟件了。一旦研發出來,從小了說,能防止我們被卡脖子。從大了說,能打破國產eda的空白,打破歐美封鎖!”
“沒錯,eda工具軟件,勢在必行。”王逸打定主意:“這樣,你招募相關專家和人才,開始eda工具軟件的研發。先實現28納米,不,20納米芯片的設計!”
今年是28納米芯片的元年。
可2015年,就是20納米芯片的元年。
高通的驍龍808/810,都是28納米。
雖然是2015年商用的,但在2014年就開始了研發。
因此,星逸科技的eda軟件,只實現28納米芯片的設計還不夠,至少得實現20納米芯片的設計。
畢竟星逸科技的eda軟件,研發出來就得2013年年底,甚至2014年了,屆時設計的就是20納米芯片。
“好的,董事長,這事交給我了,我招募相關人才。”
“很好,長林,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這事盡快進行,爭取一年時間,搞定eda軟件,至少達到20納米芯片的設計。”
只要明年年底前,實現20納米的芯片設計,就暫時夠用。
后面繼續研發14納米,10納米,7納米……就是。
工藝不同,eda軟件版本也不同。
前世,歐美eda管制之后,我們的芯片設計只能卡死在7納米水平,無法做到更先進的5n的工藝水平。
但華為eda突破后,5n,3n都不成問題。
同樣,星逸科技的eda也得盡快布局,盡快發展。
基本上,芯片的研發要領先芯片量產一年。
芯片的商用要領先芯片量產半年,畢竟手機研發,快的話也需要半年左右。
而eda工具軟件的研發,也得提前芯片研發一年以上。
這些先后順序,都是必不可少。
之前星逸科技人手有限,資源有限,只能傾斜到暢聊等軟件的開發和手機研發,芯片研發等等。
現在手機大獲成功,芯片流片在即,暢聊用戶突破3.5億,都圓滿超過了預期,自然能夠騰出手來搞eda工具軟件!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