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鯤鵬版xphone2的cpu和高通版差不多,gpu性能略強個2%。功耗比高通高了1%,溫度比高通高了1.3度。”
“總體來說,得益于領先一代的v8架構,40納米工藝的鯤鵬702和28納米的高通apq8064,性能持平!”
王逸卻是擺了擺手:“不是持平,而是我們更有優勢。”
“別忘了,apq8064版的xphone2,我們已經優化到位。而鯤鵬702版的xphone2,我們只是簡單地優化,還沒進行深度優化!”
威廉姆斯恍然大悟:“對!沒深度優化的鯤鵬702都可以持平高通apq8064,一旦對鯤鵬702進行深度優化,完全可以領先高通!多了不好說,領先個10%問題不大。”
“再加上我們集成的翼龍3000基帶,支持移動3g,比起高通方案,更有優勢!”
“沒錯,這一次鯤鵬702,徹底成了。干得漂亮,晚上慶功!”王逸心情大好。
華為的k3v1失敗,k3v2翻車,鯤鵬702一次性成功,還能遙遙領先,只能說從德州儀器挖回來的人很強大。
畢竟論做芯片,德州儀器一直碾壓高通、三星。
德州儀器的512m主頻的雙核芯片,都能和高通1g主頻的雙核芯片打個五五開,其實力可想而知。
如今被高通干死,也只是基帶的問題。
威廉姆斯卻是沒有絲毫驕傲:“董事長,鯤鵬700我們也測試了。”
說著,威廉姆斯又打開一個新的測試視頻:
“鯤鵬702是1.7g的主頻,鯤鵬700是1.方面鯤鵬700比鯤鵬702弱30%左右,比英偉達tegra3的cpu還略強3%。”
王逸沉默了:“……”
殘血的鯤鵬700,cpu都超越英偉達tegra3了?
開玩笑吧?
可測試結果就是如此。
轉念一想,王逸就明白了。
兩者都是40納米工藝。
英偉達tegra3是1.4g主頻,a9架構。
鯤鵬700是1.3g主頻,雖然比tegra3的1.4g低0.1g,但a53架構卻是比a9架構先進一點。
綜合下來,殘血的鯤鵬700的cpu,都比英偉達tegra3略強。
“那gpu豈不是更加吊打?”王逸忍不住道。
威廉姆斯點點頭:“是的,董事長,鯤鵬700的gpu也是mali-t604,只是屏蔽了一個核心,成為三核gpu。因此鯤鵬700的gpu性能比起鯤鵬702低了30%左右,但是比起英偉達tegra3還強大了40%!”
王逸能說什么?
只能說英偉達垃圾。
打個比方,英偉達tegra3的gpu性能是100,高通apq8064的gpu就是200,鯤鵬702四核gpu就是210。
鯤鵬700屏蔽一個核心,剩下的三核gpu也有140,領先英偉達tegra340%!
“如此說來,鯤鵬700就吊打英偉達tegra3了,而鯤鵬702直接領先apq8064了!”
經過一番測試,王逸徹底明白了兩款處理器的實際性能。
只能說驚喜!
不過這么強大的鯤鵬700用在千元機上,就相當于把英偉達tegra3用在千元機上,完全有些浪費,甚至喧賓奪主了。
千元機性能不能太強,否則旗艦機不好賣了。
前世紅米一代是明年下半年出的,搭載聯發科mt6589t,相當于驍龍400,妥妥地低端,遠不如英偉達tegra3,更不如鯤鵬700!
如此說來,大可以調整策略!
xphone1pro的英偉達tegra3,換成鯤鵬700,gpu性能提升40%
xphone2的高通apq8064,換成鯤鵬702!綜合提升10%,外加支持移動3g。
如此兩代旗艦機也能拉開差距,分出代差。
至于明年的無界千元機,鯤鵬700都性能過強了,繼續閹割,做成鯤鵬500……
今后優質芯片做成鯤鵬702,上不了高頻或者壞了一個gpu核心的劣質芯片,做成鯤鵬700。
再差的,做成鯤鵬500,給無界千元機。
如此三個檔次也就分開了。
若是沒那么多次品怎么辦?
無所謂,直接降低主頻生產就是,良品率也會更高。
至于星逸平板,也得換芯,不過得改變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