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逸平板x1pro,換成鯤鵬700,gpu性能提升40%,但依舊不夠。
畢竟ipad三代很是失敗,上市半年,蘋果就要推出ipad4代,a6x的gpu性能強大,鯤鵬700不是對手,得鯤鵬702才行。
因此,除了星逸平板x1pro之外,還得推出一款搭載鯤鵬702的星逸平板x1pro。
不過名字得改一下,改成星逸平板x1ultra!
至于搭載高通雙核的星逸平板x1,太過垃圾,銷量也逐步下滑,只有喜歡八寸小屏的人會繼續采購,逐步減產就是。
今后主推搭載鯤鵬700的星逸平板x1pro,和搭載鯤鵬702的星逸平板x1ultra!
至于星逸平板2代,明年再出,直接搭載28納米的鯤鵬901!
主打一個鎮壓一代,性能無敵!
想清楚這些,王逸看向喬治和張潮:“鯤鵬700和鯤鵬702的出色表現,說明a53架構非常成功,也說明我們集成基帶的方向非常正確。”
“喬治,你負責的鯤鵬901,按照這個思路,盡快搞定!”
“好的,董事長。有了鯤鵬702的經驗,加兩個a53核心,再升級下gpu,就是鯤鵬901。”
王逸點點頭:“還有張潮,你和喬治一同研究,關鍵是集成基帶。最好直接集成4g基帶,壓力落到老胖這了。”
龐立果擺了擺手:“董事長,40納米的3g基帶我們搞定了,28納米的4g基帶也開始了,難度不小,但也問題不大,明年年初有希望!”
“好,很好。若是鯤鵬902能集成28納米的4g基帶,那就真的追趕上高通,甚至超越高通了啊!”王逸感慨萬千。
現在鯤鵬702比起高通apq8064,性能更強,唯一不足的就是不支持4g!
明年年初的高通800,就是28納米,集成4g基帶。
鯤鵬902也是28納米,集成4g基帶,哪怕晚幾個月,都能反超高通驍龍800。
“董事長,那我干什么?”威廉姆斯突然問道。
眾人恍然。
是啊,他們都有活,威廉姆斯作為一把手,搞定了鯤鵬700和鯤鵬702,反而無事可做了。
王逸淡淡一笑:“威廉,當然少不了你。你的任務就是研發下一代新旗艦,鯤鵬905和鯤鵬906!”
“鯤鵬905,28納米工藝,不集成基帶,采用八核a53架構,主頻2.的話,升級到mali-t658p6六核,目標是明年下半年的高通新旗艦和蘋果a7處理器。”
“鯤鵬905再集成4g基帶,就是鯤鵬906soc,都交給你負責。”
“好的,董事長!”威廉姆斯心情大好,這是個大項目。
只是明年年初,喬治搞定鯤鵬901后,也空出來了!
不過,可以進軍pc芯片!
星逸筆記本明后年也得上了,不過不同的是,王逸不打算用英特爾、amd的cpu,也不打算用英偉達顯卡,而是全部自研。
和華為、高通一樣,由手機芯片升級到pc芯片。
或許這條路不好走,但總要走。
就連系統,也不采用dows,而是自研的xos系統。
當然,為了方便用戶,初期會采用xos+wdows雙系統,任用戶選擇。
后期xos系統做大,就可以逐步砍掉wdows系統。
為此,pc處理器,顯卡,都得提前布局,提前研發。
總不能等到被封了,再臨時抱佛腳,那真得來不及。
如此一來,喬治研發完鯤鵬901,就去研發pc芯片。
今后威廉姆斯和張潮負責手機soc的研發,龐立果繼續負責基帶研發。
而喬治則負責pc芯片的研發。
至于顯卡……
這個更難,首先得突破0到1的問題。
最簡單的,十年后的華為,做得了pc芯片,做不了高端顯卡。
無他,顯卡的難度系數太大了,遠不是手機gpu可以相提并論。
否則英偉達也不會輝煌那么多年。
前世,景嘉微經歷八年研發,直到2014年,終于發布了jm9系列顯卡,打破國產顯卡的空白。
雖然性能有些差勁,但總歸是國產第一。
多年后,又出現了摩爾線程……
但依舊沒有帶動國產顯卡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