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遏制不住,那不如趁機合作。
打不過就加入,不寒磣。
杜杰·伊瑪娓娓道來:“現在星逸科技只掌握了40納米芯片的研發和設計,沒掌握28納米芯片的研發和設計。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那萬一星逸半導體,已經開始研發28納米的芯片了呢?”有人忍不住開口。
杜杰·伊瑪卻是毫不擔憂:“28納米的芯片沒有那么容易研發。星逸半導體最近才搞定40納米的鯤鵬702和鯤鵬700,想要搞出下一代28納米的鯤鵬旗艦芯片,至少要一年的時間,也就是明年十月份。”
“而我們的驍龍800,明年一月份就能發布,四月份就能上市,比起apq8064提升超過40%,完全吊打鯤鵬702!到時候,星逸科技的28納米旗艦還得晚半年,星逸手機根本等不了,只能繼續采購我們的驍龍800!”
“只要維持合作,半年的時間,按照星逸手機當下的銷量計算,我們的驍龍800至少能多賣6000萬顆,甚至7000萬顆!”
聞言,所有人都陷入沉默,開始盤算里面的利益得失。
杜杰·伊瑪繼續道:“現在就是這么個形勢,若是撕破臉,和星逸科技徹底決裂,明年星逸手機新旗艦寧可采購英偉達tegra4,都不會采購我們的驍龍800。但維持合作,我們還能多賣給星逸科技6000萬到7000萬顆驍龍800芯片!”
雅各布點點頭:“你說得對,和星逸科技撕破臉,相當于把星逸科技推到了英偉達手里。屆時7000萬顆芯片大單,就落在英偉達頭上了!”
“我嚴重懷疑,老黃這家伙就等著我們和星逸科技決裂,他們好大賣英偉達tegra4!”
其他高層也紛紛開口:“沒錯,我也這么擔心。”
“老黃早就盯上星逸科技的訂單了,咱們不能上當。”
“不但不能和星逸科技決裂,反而要維持好合作,把驍龍800的首發給星逸科技,絕不能讓老黃得逞!”
雅各布點點頭:“好,那就這么辦。加快驍龍800的研發測試,爭取明年一月份的ces上發布,四月份投產。至于星逸科技這邊,維持好關系。畢竟他們的xphone1和星逸平板x1,還在用我們的雙核芯片,沒換鯤鵬,合作關系不能斷。”
足足7000萬顆芯片大單,高通都不想放棄。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星逸科技自研的28納米芯片早就開始了,并且進展迅速。
對于高通的這些想法,王逸懶得理會。
他只會按照最壞的結果做準備。
因此一開始,就布局了芯片研發,芯片量產,以及當下的芯片封測技術。
主打一個全產業鏈閉環,讓對方封殺都封不了。
除非光刻機入手。
但一旦對方如此,夏國也有反制措施。
一招限制鎵和鍺的出口,就足夠讓對方痛苦。
鎵和鍺是半導體、軍事、通信設備和新能源等領域,必不可少的稀有金屬材料。
全球有85%的鎵和60%的鍺,都是從夏國生產的。
一旦夏國管制出口,那全球都得恐慌。
或許歐美巨頭從其他地方也能買到少量的鎵和鍺,但那成本就得高了數倍。
并且隨著時間推移,成本越來越高。
成本高了,那芯片的成本就會瘋狂飆升,西方半導體巨頭的競爭力就會大幅度下降。
比如限制后,高通芯片成本暴漲一倍,當下一套250元人民幣的apq8064芯片+基帶,屆時就得賣500一套。
而星逸半導體的鯤鵬702soc不受鎵和鍺漲價影響,成本不變,依舊賣250,那誰還花兩倍價格買高通?
如此下去,用不了幾年,他們就廢了。
更主要的,這只是一個縮影。
一旦全面限制,國外的很多半導體企業都扛不住成本上升,市場下滑,都得相繼破產。
也正是因此,前世自從限制后,國產芯片在技術落后的情況下,依舊市場份額不斷增加。
而海外芯片企業的市場份額不斷降低。
若是國產芯片技術再追趕上來,再制裁一波鎵和鍺,那真沒外企什么事了。
你斷我光刻機,
我讓你原材料都買不到!
而王逸要做的,就是讓星逸半導體不斷壯大,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