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他獨立負責的第一款旗艦芯片,只允許成功,不允許失敗。
隨后王逸又去4g基帶部門轉了一圈,進展同樣順利。
有了3g基帶的基礎,龐立果做起4g基帶,很是得心應手。
他們這支團隊,在威睿的時候就負責基帶研發。
不是他們實力不濟,而是htc舍不得投錢。
要想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飽,那如何能行?
為愛發光?
結果就是,整個團隊的優秀人才不斷離開,只剩下龐立果等元老苦苦支撐,難以成事。
后來被王逸收編,投入巨資,全力支持。
不僅龐立果等人全力以赴,之前離開的那些人才,很多都跟著來到帝都,加入基帶部門。
加上新招募的業內大牛,人才,基帶部門的人才越來越多,不但順利搞定了3g基帶,連4g基帶都進展神速。
按照這樣的勢頭發展下去,不集成基帶的鯤鵬901一月底能安排流片。
集成基帶的,估計要三月份了。
再加上自家芯片,集成的自家基帶,適配起來容易,完全可以后發先至,和高通驍龍800的手機,同步上市!
屆時,星逸半導體就真的站起來了。
當下的鯤鵬702soc和高通apq8064相比,算是五五開,各有優劣。
鯤鵬702soc集成了3g基帶,但是40納米工藝。
高通apq806428納米工藝更強,但是沒有集成基帶,性能也比鯤鵬702落后10%。
總體說來,雙方各有優勢,鯤鵬702晚了半年,更占優勢。
但下一代,鯤鵬902soc,28納米工藝,集成4g基帶,性能強悍!
即便對比高通的下一代驍龍800,都沒有任何短板,甚至全面碾壓。
畢竟6核a53,理論上能碾壓驍龍800的4核a15。
至于gpu,mali-t658p4碾壓驍龍800、801的adreno330,也沒壓力。
關鍵就看喬治團隊的實力,能不能讓理論變成現實!
隨后,王逸又去了隔壁的pc芯片部門。
威廉姆斯這員老將,在鯤鵬700、鯤鵬702研發成功之后,功成身退,進入pc芯片部門,組建團隊,開始cpu的研發。
未來pc也是星逸科技必不可少的布局。
經過這段時間的發展,以及威廉姆斯的號召力,招募了很多專業人才。
現在星逸pc芯片部門也兵多將廣,逐步完善起來。
尤其是當初在德州儀器做pc的那些人,因為德州儀器轉移重心,邊緣化pc業務,導致他們的職業發展也都受到影響,相繼離職。
如今星逸科技布局pc,又有威廉姆斯的背書,那些德州儀器曾經的pc老將,也都被說動,相繼加入。
畢竟都四十多了,再不把握機會,做出點成績,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尤其是看到鯤鵬702soc的成功,碾壓高通apq8064,威廉姆斯一戰封神,其他人也都坐不住了。
也想著加入星逸pc部門,做出一款強大的cpu,和英特爾、amd一較高下。
哪怕無法徹底超越,只要能追趕到上一代,也就足夠強大了。
明年,英特爾發布第四代i3、i5、i7。
他們能搞出性能媲美第三代i7的產品,也足夠強大了。
作為追趕者,若是能將代差縮短到兩代之內,都算非常成功。
威廉姆斯將幾位老伙計,都介紹給王逸,隨后皺起眉頭:
“董事長,咱們星逸pc想要發展,必須得支持wdows系統,這就導致我們的cpu必須是x86架構!但可惜,x86是封閉架構,壟斷在英特爾和amd手中,不會對外授權。”
按照王逸的pc布局,不打算走單一的的路子,而是雙系統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