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業務,可是遍布全國,但卻沒有受絲毫影響。
理由簡單,比起這些巨頭,那所謂的地頭蛇屁都不是。
做物流的,都是打出來的。
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要背景有背景。
即便是浩南哥帶著所有兄弟都來了,也得被打個半死,最后跪著求饒,爬著出去,還得賣房賣車支付物流巨頭的補償金!
能做大的企業,都不簡單。
就像某個很有手段的人,逛個商場都能倒賺幾萬,住個院都能訛醫院幾十萬,遇神騙神,遇佛訛佛,輕而易舉訛到數千萬資產。
當真是風頭無二,誰也奈何不得。
直到她遇到某空調巨頭的項目經過她的某某村,想訛一筆巨資。
結果不僅一分錢沒拿到,反被對方揭了老底,送了20年免費伙食,罰款數百萬。
本就是中年婦女,再20年,能不能活到出獄,都難說。
這就是大型企業的魄力,絕不妥協,不但不妥協,還會死杠到底。
與之相比,所謂的地頭蛇,根本不值一提。
說白了,地頭蛇也只會欺軟怕硬,對于小企業,往死里欺負。
對于大企業,敬而遠之,除非想被一鍋端了,集體進去。
正是因此,星逸科技在全國各地的項目,都進展得很是順利,沒誰敢阻撓,敢鬧事。
至于地方,都恨不得星逸科技的產業園盡快建成,投產,創造gdp和稅收,他們體制內的待遇,也能好一點。
要知道,地方體制內的資金,都靠地方財政。
地方有錢,都能按月發,足月發,甚至發績效。
若是沒錢了,那就難說了。
所謂的旱澇保收,也得看能不能借到錢。
自己沒錢,又借不來,幾個月延發,都是正常的。
事關所有人的待遇和地方經濟發展以及前途,對于星逸科技更是大力支持。
如此也算是順風順水。
王逸走后,整個星逸智家部門都進入了新的發展模式。
權力大了,各個部門都可以搞自己的新項目。
只要有商業價值,提報上去,都可以撥付研發經費。
只要做起來,整個業務組全部拿高年終獎,甚至升職加薪。
一時間,星逸智家的所有員工,都有了積極性。
在其他企業,想出頭,都得看天時地利人和,都得等機會。
運氣不好,基層磨煉好幾年,都沒機會。
好不容易有了機會,結果30多歲了,大勢已去,離中年被裁不遠了。
可以說,這輩子基本就這樣了。
可悲可嘆,但卻是很多人的寫照。
誰年輕的時候,還沒點熱血,沒點夢想?
只是一直沒有施展地機會,漸漸地,年紀大了,熱血涼了,夢想也淡了,不得不躺平……
但在星逸智家不同。
放開權限,誰有好項目,都可以報上去。
若是怕被領導搶項目,直接報給智家事業部總裁孟慶振都行!
只要項目有前途,立即批資金,配置團隊,提供各種支持。
而提議人自然是項目經理,只要把項目做成,必然升職加薪。
可以說,這是一個一步登天的機會。
要是在別的企業,根本不現實。
李四有了好項目,報給主管張三,張三眼睛一亮,立即當成自己的項目,報給經理周二,周二又找上副總裁趙一……
最終成了趙一的項目,作為回報,安排周二成為項目經理。周二又拉來張三當組長干活。
至于最初的李四,什么沒有不說,說不定還會被排擠出去。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