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什么時候,中高端平板市場趨于飽和,再出無界平板。
若是現在就出無界平板,售價999,能把ipad干廢,也能把星逸平板送走!
只能說,平板和電視市場市場容量有限,很容易趨于飽和。
而智能家居的天花板,那就高了。
像是空調,雖然也能用好幾年,但問題是空調是剛需,一棟房子就好幾臺。
未來正是房地產爆火的幾年,空調的銷量也會與日俱增。
同樣,空氣凈化器、加濕器、油煙機等等,都是如此。
這個賽道的天花板,比電視、平板高得多。
也正是因此,此次發布會在星逸智家總部,而沒有在隔壁的星逸電視總部。
“放心,董事長,我們一定再接再厲!”孟慶振拍著胸脯保證道。
王逸滿意地點點頭:“很好,接下來給你們星逸智家部門最大的權限,你們可以自主提報項目,自主研發設計新的智能產品,增加新的產品線。到時候報批就是。后續新品,你們也可以自行發布。”
可以說,王逸放權了。
最初,星逸智家發布什么樣的產品,如何做產品,什么時候發布,都是王逸來定。
而現在,全部放給了智家部門。
讓他們自己發揮,自行決策。
有新的創意,立即組建團隊頭腦風暴,作出具體方案,立即報批。
審批通過,立即批研發經費,組建團隊,進行研發。
研發出來,立即量產發布。
只要不是太過離譜的創新,只要不賠錢,王逸都會支持。
若是什么都加以限制,智家部門反而被限制發展了。
“感謝董事長信任,我們絕不讓您失望。”孟慶振心情大好。
如此放權,足見王逸對他們的信任。
王逸擺了擺手:“當然,我放權了,責任也就落到你們自己身上,今后所有的項目都有直接責任人,第一責任人,第二責任人。每個簽字的管理層,都是責任人。項目成了,所有人都拿獎金。項目失敗了,所有簽字的人,都得負責任。你們的考核,也都是看項目,看產出,看營收。”
說白了,權力給了,機會給了。
但kpi和責任制度,也都來了。
作為管理層,胡亂簽字,拿著公司研發經費大水漫灌,什么垃圾項目都投,那可不行!
所有項目都得要求利潤,創收就獎,虧損就罰。
但若是怕虧損,開始不作為,什么項目都不批,那也不行。
kpi在那放著。
每個管理層,每年,每個季度,都有kpi,都有內部競爭。
什么項目都不做,業績上不去,也得下課。
王逸的策略,就是讓各個管理層努力奮斗,為了完成kpi,多做一些優質好項目,把星逸智家做大做強,給公司創收!
半導體太燒錢,全靠手機、平板、電視、智家、美妝、服裝等業務養著。
也正是因此,前期星逸科技基本實現了不貸款,都能養得起半導體。
畢竟之前賬上資金充裕,能夠搞來錢,沒必要貸款。
沒必要自己的資金放在銀行低利息,再高利息貸款……
可現在不同了,星逸科技開始重資產模式發展。
開始大規模地投建產業園,地產,開始大手筆地在一二線城市買房當做員工宿舍。
這些項目也都會消耗大量資金,不得不開始抵押貸款。
好在星逸科技是優質企業,很多城市都在招商引入,都會給予補貼,做成低息貸款,甚至無息貸款。
對此,王逸雙手歡迎。
甚至直接讓投資部向錢看。
同樣的二線城市,誰給的錢多,誰給的政策好,就去那個城市建產業園!
沒錯,就是這么現實。
當然,那些營商環境不好的地方,不在考慮之列,這些地方早就進了星逸科技的黑名單,跪求都不去投資。
而且就當下星逸科技的實力和地位,一線大城市都在搶,其他地方也不敢做的太出格了。
畢竟星逸科技背后,可是官方都大力扶持,沒誰敢這個時候跳出來作妖。
就像很多城市都有地頭蛇,誰的業務都敢攔下要一筆保護費,為什么不敢攔順豐,攔三通一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