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陶瓷機身和側面指紋不可得兼。
全面屏和正面指紋ho鍵也不可得兼。
想什么都要,除非做出3d結構光或者屏下指紋,以及挖孔屏才可以。
但在2013年根本做不到,一個都做不到。
現在能做的,也只有取舍。
xphone3,五個月后就上市,升降鏡頭,側面指紋,都來不及。
只能做成xphone2pro那樣的常規設計,前置鏡頭在窄額頭中心,正面輕觸式指紋解鎖在窄下巴ho鍵。
而星逸x1可以放到元旦發布,還有時間大改,可以選擇金屬機身+升降鏡頭+側面指紋。
或者選擇陶瓷機身+右下角鏡頭+背面指紋。
毫無疑問,升降鏡頭+側面指紋,肯定優于右下角鏡頭+背面指紋。
但全陶瓷機身的質感,卻優于金屬中框。
只能二選一。
一番糾結,王逸還是選擇放棄小米ix那樣的全陶瓷機身。
“長林,xphone3就是中規中矩的設計,搭載鯤鵬902,足夠強大了。”
“至于星逸x1,就采用金屬機身+側面指紋+升降式攝像頭。”
“那陶瓷機身就全面放棄嗎”朱長林問道。
王逸嘆了口氣:“陶瓷版開孔大了不現實,得用右下角鏡頭和背面指紋,有些拉胯。而且全陶瓷機身成本高,工藝難度大,也不適合大規模量產,暫時擱置吧。等以后技術成熟了,再做陶瓷機身。”
“也是,陶瓷機身的產能勢必高不了。”朱長林很是贊同。
最簡單的,星逸手機工廠,生產金屬機身,能月產1333萬臺。
若是生產陶瓷機身,怕是月產1000萬臺都難!
陶瓷機身的加工難度,開孔難度,比起金屬機身,難了太多,費事太多。
也正是因此,陶瓷機身的手機不多,要么小眾,要么高端,價格都很貴。
再加上陶瓷機身要背面指紋和右下角鏡頭,過于拉胯,星逸手機x1王逸還是選擇了金屬機身+升降式鏡頭。
“好的,董事長,那我盡快研發xphone3,常規設計,不會耽誤發布。星逸x1換上金屬機身、側面指紋、升降式鏡頭,估計要晚一點,可能得元旦前后發布了。”
“可以,那就調整下,星逸手機x1元旦發布,作為2014年第一款創新性全面屏超旗艦產品,6999起。”
“無界note調整到十一月份發布,雙十一沖一波銷量,同時接替xphone1和xphone1pro的市場。屆時xphone1和xphone1pro全面停產,正好借著雙十一,雙十二,清空所有庫存。”
“這樣安排最好。”朱長林應道:“唯一遺憾的,就是陶瓷手機要往后稍一稍了。”
“短暫的延后,只是為了更好地開始!”王逸笑說。
等到屏下指紋,等到挖孔屏出來,陶瓷手機就可以強勢推出,大殺四方了。
但在這之前,只能取舍:
“不過元旦的星逸手機x1,除了金屬中框+玻璃后殼的常規版本之外,可以再出一個更高端的陶瓷后殼版本,采用同色的金屬中框+陶瓷后殼,也算是勉強實現了半陶瓷手機!”
“這太行了!”朱長林興奮不已:“金屬中框就能做側面指紋,就能做升降式攝像頭,而陶瓷后殼也能發揮出陶瓷的質感。”
“雖然不如全陶瓷機身,但也算是很難得了。而且做成同色金屬框,怕是很多消費者都看不出是金屬中框,完全可以沖擊更高端!”
王逸點點頭:“到時候,星逸手機x1標準版全面屏6999起,陶瓷后殼版全面屏7999起!”
前世華為幾個機型的保時捷版本,就是金屬機身+陶瓷后殼。
而且單獨的陶瓷后殼,也容易生產,不像全陶瓷機身那么復雜,產能也更有保障。
“就這么安排吧!”王逸嘆了口氣。
為了解決右下角鏡頭和背面指紋的弊端,愣是整出了升降式鏡頭+側面指紋。
在屏下指紋和挖孔屏出現之前,這也算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了。
至于屏下指紋,難度比較大,需要時間研發。
挖孔屏更是需要封裝工藝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