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競爭對手,惹惱大客戶,這不明智。
畢竟星逸科技的這一波訂單,只是暫時的。
到了明年,星逸科技40納米產品相繼停產,40納米的芯片需求量都會大幅度下滑。
到時候星逸科技自家的40納米產能,就能滿足所有需求,根本不會再給第三方訂單。
基于此,各大晶圓代工巨頭,更不會為了這點‘臨時訂單’,冒著得罪高通的風險,給星逸科技做代工。
這里面的利益得失,很容易盤算清楚。
果然,喬治聯系了一圈,各大晶圓巨頭都隱晦地表示產能有限,有心無力……
王逸并不意外:“果然,高通都提前打過招呼了,這一次,高通做的夠狠!”
“那怎么辦?”朱長林眉頭緊鎖:“難不成要找中芯國際?”
喬治搖了搖頭:“先不說能不能做。即便可以,但他們的40納米技術,也是引入ibm的,若是給我們做代工,有些困難……”
星逸科技的40納米技術和28納米技術,都是自己的,想生產什么產品,就生產什么產品。想給誰代工,就給誰代工,都是自己說了算。
但若是用的別人的技術,那就難說了。
前世,在2019年左右,中芯也開始全面去米化。
打造不含米國技術,不含米國設備的40納米生產線、28納米生產線。
但眼下還做不到。
王逸陷入沉思:“中芯國際是一個思路。接下來,要么收購一個中芯國際的晶圓廠,引入咱們自己的40納米工藝,進行40納米芯片量產。”
“要么和中芯國際合作,他們出晶圓廠,我們提供40納米工藝技術,進行40納米芯片量產。”
“但不管是哪一種,都需要時間。”
“第一種,收購一個晶圓廠,談判都得很久,最快也得半個月。交接又要半個月。再加上技術引入,員工培訓,設備調整,生產線調試等等,都需要時間。”
“從談判到最后投產,前前后后加起來,估計得兩個月左右。”
“第二種方案不收購,引入技術,談判過程簡單一點。但也得培訓員工,設備調整,生產線調試,前前后后也得一個半月才能投產!”
“可問題是,高通會給我們一個半月的時間嗎?”
“臺積電又能支撐一個半月嗎?”
聞言,幾人都陷入了沉默。
眼下高通為了打壓星逸半導體,已經近乎瘋魔。
連其他晶圓代工巨頭,都全部打了招呼,典型地不留余地。
臺積電這邊,高通也會不斷施壓。
對此,臺積電最終肯定會答應高通,停止代工星逸半導體的芯片。
但臺積電肯定想著多扛一會,能多代工一個月,算一個月。
一來,多代工一個月,臺積電多賺2000萬顆芯片的代工費。
二來,少一個月的違約金。
三來,多代工一個月,多量產2000萬顆40納米芯片,星逸半導體這邊也能好受一點,也算是少得罪王逸一分。
若是能代工三個月,星逸科技都有希望度過這波危機。
但可惜,高通不會給臺積電這個機會,更不會給星逸科技這個機會。
關鍵就看臺積電能堅持多久!
王逸心中有了決定:“臺積電這邊靠不住,中芯國際那邊,時間上也來不及。我們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
“最壞的打算,也就是40納米芯片全面出現斷供,第三方客戶和自家產品,不得不二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