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們就再采購四千萬顆鯤鵬芯片?”
“可以,而且麒麟920和麒麟925的代工價格低了,也可以多生產點。”
“我明白。除此之外,后續我們的流片,我也讓星逸半導體給我們優先安排,這樣長期合作也沒問題。”
余東補了一句,臺積電家大業大,流片都得排隊。
都是蘋果、高通、聯發科、英偉達、海思……
沒錯,英偉達都排海思前面。
至于聯發科,體量也比海思大得多,海思只能排最后。
像是明年的20納米工藝,高通都沒排上,全給了蘋果。
第二天,余東再度見到張潮,一番簡單的磋商后,兩人露出笑意:
“張總,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雙方正式達成戰略合作,這符合雙方的利益。
至于說星逸半導體代工,會泄露華為芯片的跟腳……
這一點不至于,畢竟華為當下的芯片都是32位,星逸半導體根本看不上,人家起步就是64位處理器。怎么會對老掉牙的32位處理器逆向工程?
這簡直是開玩笑啊。
就像一位博士生,去抄襲一位小學生的作文,沒道理可言。
而且星逸科技的芯片更強大,更先進,即便是以后的64位處理器,人家都看不上。
完全不用擔心。
兩天后,雙方正式簽約。
星逸半導體給了華為無法拒絕價碼,后續麒麟920、麒麟925,都按照麒麟910的體量計算價格,一律90元!
作為交換,華為一次性采購了星逸半導體4000萬顆鯤鵬芯片。
其中500萬顆鯤鵬706soc,1000萬顆鯤鵬508soc,500萬顆鯤鵬508c,2000萬顆鯤鵬505soc。
并且沖著超低代工價,華為不僅一次性下單了2000萬顆麒麟910,連麒麟920的訂單量都增加到了800萬顆,麒麟925的訂單量增加到1000萬顆!
若120一顆的麒麟920、925,華為舍不得多買。
但90一顆的麒麟920、925,不趁機多下單,都是傻子。
再加上100萬顆麒麟928,總共下單3900萬顆旗艦芯片代工大單。
當然,100萬顆麒麟928就得按照150元的正常價了。
訂單量太少,若是按照90元,王逸都會賠錢。
購買4000萬顆鯤鵬芯片,換來了兩款旗艦芯片的超低代工價格。
直接剩下4億多的代工費,華為覺得很值。
而星逸半導體搶下一個潛力無窮的大客戶,反殺臺積電,并且一次性賣出去4000萬顆28納米鯤鵬芯片,拿下3900萬顆代工大單!
王逸覺得也很劃算,明顯賺得更多。
為了一個大客戶,少賺代工費沒啥。
何況賣的鯤鵬芯片,又給賺回來了。
像是麒麟920,哪怕八百萬體量,按照90元的代工價格,星逸半導體也不少賺。
無他,28納米旗艦芯片,星逸半導體的成本也就50元左右。
即便90元代工,還有40元利潤。
一顆芯片40元利潤,3900萬顆就是15.6億多。
至于賣出去的4000萬顆芯片,雖然以中低端芯片為主,但單顆利潤也在150以上。
4000萬顆就是60億+!
給華為4.5億的代工費優惠,換回15.6億的代工利潤和60億的芯片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