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可惜,非私營單位只是少數,更多的還是私營單位,甚至無固定單位。
綜合下來,這年頭國內平均月收入到手也就2300-2800元人民幣。
這種收入下,購買一部2999的無界s1,不吃不喝都要一個多月的工資。
購買一部xphone3、xphone3ps,不吃不喝要三個月。
因此國內999的無界1代銷量最高,1799的無界note1銷量次之,2499的無界note1pro銷量也不錯。
而米國那邊到手的平均月收入在2800–3200美金,約1.7萬–1.96萬人民幣。
沒錯,米國當下的收入和十年后的收入,相差不多,再算上通貨膨脹帶來的物價上漲,十年后的米國,反而不如當下。
一個冷知識,不是所有國家未來十年發展,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相反,超過99%的國家和地區,未來十年都會原地踏步,甚至變得越來越差。
只有不到1%的國家,會飛速發展,變得越來越好。
對于平均月收入到手2800–3200美金的米國人來說,299美金的無界note1,419美金的無界note1pro,和499美金的無界s1、699美金的無界s1pro,甚至899美金的xphone3,都差距不大。
即便是無界s12999,在國內,要一個多月的平均工資。而在米國,卻只需要499美金,五天的平均工資。
與其買無界note1和無界note1pro,不如多加兩百美元直接上無界s系列,或者再多加兩百上xphone3、xphone3ps。
畢竟四百美元,也只是四天的平均工資而已。
一部手機要用一兩年,別說多花四天的平均工資,就算多花一周的平均工資都值得,沒人會介意。
說白了,歐米發達國家買899美金的xphone3,和國內用戶購買999元人民幣的無界1代,差不多的情況,都只需要九天左右的平均工資,甚至米國那邊更簡單一些。
正是因此,只要負債不是太多的發達國家用戶,大都會直接上xphone3和xphone3ps。
負債太多,家庭負擔重的,收入低的人,才會選擇無界s系列。
反倒是無界note1和無界note1pro,沒多少人購買,銷量墊底了。
看著這一結果,王逸都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只能說在電子產品領域,對我們很不公平。
但相反,在肉禽蛋白,生活服務等方面,咱們也有極大的優勢。
像是理發,國內眼下8-30塊錢就夠了,而米國那邊要100-300元人民幣!
即便是米國超市里最便宜的快剪服務,不帶洗頭的那種,都要10-15美金,60-100元人民幣。而帶洗頭的,至少100元起步。
可在國內,超市里快剪,只要5元左右,十年后也就8-10元。
只能說兩邊各有利弊。
這也是王逸不得不做無界品牌的原因,賣的太貴了,國內大多數人都有壓力,都消費不起。
而無界的出現,直接把先進的xos系統,把媲美iphone的智能手機,做到999,讓所有人都用得起高品質高性能的低價手機。
前世的王逸,也是工作后,收入高了,才開始用iphone,之前一直都是兩三千的魅族、小米。
而現在,999的無界1代,實際體驗比起中華酷聯魅米ov2000-3000的旗艦手機,都不差多少,甚至更流暢,更好用。
別的不說,單是超越ios系統的xos系統,比起當下動不動就卡的安卓系統,就強了n倍。
何況各大品牌還都給整負優化。
這年頭的安卓手機,用不到一年就卡的不行,不得不雙清恢復出廠設置,重新刷系統。
這一點,80-90后都記憶猶新,直到五六年后,安卓才站起來了,才不會用個一年就卡。
相比星逸手機,無界1代,無界note1,無界note1pro落后的也就是配置和屏幕,星逸手機都是夏普頂級屏幕,而后者則是京東方國產屏。
但即便如此,無界1代,無界note1,無界note1pro也憑借強大的調教能力,超常發揮,物超所值,足以橫掃其他友商。
當然,無界s系列,作為無界品牌的高端機型,準旗艦配置,用的也都是進口元器件。
雖然不是頂級夏普屏幕,但也是上一代的頂級屏幕,算是次旗艦進口元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