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落后i3兩年,那就一言難盡了。
“沒事,萬事開頭難,繼續研發也可以。”王逸鼓舞道。
電腦芯片,從零開始。
這才一年多,威廉姆斯能做出媲美三代i3的芯片,也算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威廉姆斯點點頭:“眼下cpu部門有三個團隊同步開展研發,一個團隊負責的低端cpu,對標英特爾i3,繼續打磨x3300,全面提升性能,估計年中能做出性能媲美第四代i3的x3400!”
“另一個團隊則負責中端cpu研發,對標i5,內部代號x5400。不說打得過四代i7,但也要打得過四代的i5。預計今年下半年有希望突破。”
“至于第三個團隊,則負責研發高端cpu,內部代號x7500!對標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初的五代i7。不過發布時間,就得明年年初了。”
只有搞定媲美四代i3、i5的產品,才能拿得出手。
看的出來,威廉姆斯壓力很大。
王逸點點頭:“沒事,這個節奏很好。今年年中搞定x3400。下半年搞定x5400,足夠了。”
威廉姆斯的命名規則,王逸也清楚了,就是沖著對標英特爾去的。
英特爾cpu分為入門級i3、中端i5、高端i7,威廉姆斯也分成入門級x3、中端x5、高端x7。
英特爾系列之后的第一個數字代表第幾代。
比如i3-4130中的4就是第四代i3,威廉姆斯也是如此,x3之后的數字對標第幾代。
比如x3400中x3后的數字4,就是性能媲美英特爾第四代i3。
x7500,性能媲美英特爾第五代i7。
相似的命名規則,好處是讓用戶一下子分清性能,不至于抓瞎。
這樣用戶買起來也方便選擇。
若是連性能都摸不準,那用戶可沒時間一一研究,相反只會直接放棄,選擇熟悉的英特爾。
同樣壓力巨大的,還有顯卡部門,他們的壓力更大。
顯卡團隊研發總監俞龍興,原s3graphic研發總監,也是一臉惆悵:
“董事長,我們的第一款顯卡也做了出來,但是性能……非常拉胯,甚至慘不忍睹。”
“別說和英偉達的中端顯卡比了,連同代的入門級顯卡都打不過。也就相當于英偉達兩年前的入門級顯卡gt630,于是我就命名為rt630……”
聽著俞龍興的介紹,王逸明白
這款顯卡的性能,只能說一言難盡。
和英偉達差距不是一般地大。
更主要的,cpu差一點,還問題不大,夠用就行。
但顯卡差了,那是真不行,帶不動就是帶不動。
不管是玩游戲,還是3d繪圖,都很吃顯卡。
王逸淡淡一笑:“沒事,正常,顯卡本就非常困難,這么短的時間,你們能做出來,就很成功了,非常成功了,再接再厲。”
“可是花了很多研發資金,最終成了一個廢品……”俞龍興滿臉惆悵。
威廉姆斯的x3300雖然拉胯,但還能繼續升級成為x3400,完全有希望追上四代i3,也就可以商用了。
可是他的rt630那就廢了,不是拉胯的事,按照當下水平,連做入門級獨顯的資格都沒有!
繼續升級都白搭,性能差距太大,只能說廢了!
王逸擺了擺手:“沒事,既然無法做獨顯,那就給x3400、x5400當核顯!做獨顯不夠格,當核顯沒問題吧?”
“這沒問題,畢竟相當于gt630的性能,比英特爾四代i3、i5集成的核顯性能還要略強一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