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成菜了,誰還傻不拉幾地潤過去。
這些人費巨資用盡渾身解數,從用餐者,變成一盤菜!
那就太菜了。
而王逸要做的,就是讓這一節點提前一些到來。
未來十年的變化太快,只能說猝不及防。
未來二十年的變化,那就更快了。
像是醫療ai大模型,一旦成熟,比起絕大部分的醫生都要厲害。
無他,現在醫生看病,也不是憑借經驗給你診斷,確診。
相反,都是根據指南,讓你去做檢驗、檢查,去抽幾管子血一一化驗,去做b超,去拍ct,去做核磁共振……
然后根據檢查結果,來診斷。
運氣好,檢查出異常,直接診斷。
運氣不好,沒檢查出異常,還得一趟趟復診,要重新檢查其他方面,一一排除。
誤診,漏診,都少不了。
比如前世王逸的一位大學同學張三,外省某四線城市工作。
每天早上起來,一落地,腳后跟就疼,去當地醫院看了看。
醫生問了問情況,說疑似腳底筋膜炎或跟腱炎,問張三是不是運動相關工作,運動過度,傷著了。
張三說自己最近沒怎么運動。
醫生又猜測是不是通風引起讓張三去測尿酸。
張三第二天一早,空腹測尿酸,尿酸540。
四線城市的二級醫院,沒有專業的風濕免疫科醫生。
那位醫生一看540尿酸,比起標準的420超標了,直接診斷,就是通風引起的疼痛,吃非布司他就行,戒酒,戒紅肉,戒海鮮,戒高嘌呤高的食物,調整飲食,別熬夜,一天2-3l水,減肥……
雖然不是專業風濕醫生,但這一套他都清楚,類似的患者遇到不少,都是小病,都是非布司他解決。
張三信以為真,直接上非布司他,調整飲食,減肥……
結果疼的越來越嚴重,張三想到當地醫院不大行,果斷換大醫院。
一番搜索,張三找了省城的一位風濕免疫科專家,提前預約搶號。
奈何這個專家一號難求,28元的普通門診號,搶了足足五天都搶不到。
國際門診倒是有號,但要900!
沒錯,同一個專家,在普通門診掛號費28元,在國際門診掛號費900元!
考慮到病情重要,張三只能費900,拿下該專家在國際門診的專家號!
隨后立即買票趕到省城,住到三甲醫院附近的賓館,第二天下午滿是期待地提前到達醫院,進行候診。
終于輪到他了,結果僅僅三分鐘不到就結束了。
900元的專家態度很好,問了情況,但沒有診斷,只是說有很多可能,先檢查看看再說:
【腳后跟做個b超。】
【類風濕因子檢驗。】
【b27基因檢驗。】
【ccp檢驗。】
總共400元。
張三無奈,900元專家號,200多車票,幾百塊住宿費,就買了三分鐘四項檢測
張三有點懵逼,這和自己想想的大專家,有點不一樣。
而且三項檢測都要早上空腹抽血,只能等第二天進行。
當天下午,只能先做個b超。
排隊一個多小時,終于做上了,b超報告提示,足底筋膜附著點炎,跟腱附著點炎……
張三看不懂,正懵逼之際,一位路過的醫護人員友善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