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最近三星和臺積電的動作,你都知道了吧”
胡老嘆了口氣:“知道了,沒想到這兩家竟然開始了研發競賽,24小時三班倒,實在是太肝了,這對我們可不是好事。”
“是啊,沖擊太大了。”王逸無奈道:
“咱們原本就是追隨者,如今也跨過20納米直接搞14納米,好不容易有希望彎道超車追上去,現在他們仗著人多同步開啟10納米研發競賽,那咱們又得落后。”
胡老很是贊同:“這是最大的問題,臺積電和三星的研發工程師本就比我們多,底蘊比我們富足,現在又開始三班倒晝夜不停,那在10納米階段,肯定會比我們快很多。董事長,我們也得被迫加入三班倒研發,提前研發10納米工藝。”
王逸點點頭:“看來也只能如此了,繼續招人吧。眼下最重要的還是14納米工藝的研發,不過10納米工藝的研發,也得同步進行!”
“放心,董事長,我有準備。現在除了14納米技術還在不斷研發,提升良品率,另一邊也開始了10納米工藝的研發。不過人手不夠,畢竟咱們不是臺積電和三星,人少,連兩班倒都做不到,更別說三班倒了。”
胡老有些無奈:“甚至連一支滿編的10納米研發團隊,都不夠。”
“這事的確不好解決。”王逸一時間也沒有好的策略。
臺積電的精銳,是那么多年積累的結果。
三星半導體的精銳,也是近些年來積累的成果,以及從臺積電挖來的人。
而星逸半導體起步時間太短,人手比臺積電和三星少了太多。
臺積電可以五支團隊一起推進,一支繼續搞20納米量產,一支繼續16納米研發,還有三支三班倒研發10納米。
三星也兵多將廣,能保證四支團隊同時推進,一支繼續研發14納米,三支三班倒研發10納米。
可以星逸半導體沒那么多人,別說四支團隊五支團隊,眼下兩支團隊都湊不起來。
幾年的爆發,趕不上人家十幾年,幾十年的積累。
這都是沒辦法的事。
“唉。”王逸嘆了口氣:“只能加大挖人力度了,不管是臺積電,還是三星,能挖的人才,都給我挖。不用留手了。”
“那中芯國際呢最近很多中芯國際的研發工程師,想要跳槽來我們這邊。”胡老忍不住問道。
三星和臺積電待遇高,發展好,還好說。
中芯國際這邊待遇一般,發展也一般。
再加上內部關系錯綜復雜,工藝制程進展緩慢,很多人都有了想法。
沒辦法,目前中芯國際剛搞定40納米工藝,星逸科技已經量產了28納米,三星和臺積電更是開始了10納米研發競賽,這直接導致中芯國際的核心工程師心態都崩了。
我們還在布局28納米,你們已經布局10納米了,這能忍
于是但凡有點實力的,有抱負的精銳,都開始想著跳槽。
部分人想去三星臺積電,還有部分人依舊想著為內地半導體崛起做貢獻,選擇跳槽星逸科技。
之前對于這些員工,王逸其實還是有些抵觸的,不想被扣上挖兄弟企業骨干的帽子。
可現在實在是缺人,還得和三星臺積電同步開啟14納米工藝、10納米工藝雙線競賽,當真是人手不足。
“董事長,現在形勢變了,這些人想跳槽,那是百分百要離開中芯國際。即便我們不收下,他們也會去三星,去臺積電,那樣損失就更大了。不只是我們星逸半導體的損失,更是整個內地半導體企業的損失!”
胡老言辭誠摯,王逸也明白這個道理,只好道:
“那就按照正常的商業競爭來吧。有主動愿意跳槽過來的,咱們就收下。盡量別主動去挖中芯國際的人。至于三星和臺積電的人,盡管挖就是,待遇不是問題,違約金不是問題,星逸科技出!”
“好的,董事長。”胡老心情大好,這才對。
即便是兄弟企業,正常競爭,正常跳槽,都是正常的。
再說又不是星逸科技主動去挖,是中芯國際的員工主動跳槽過來,星逸科技正常面試,正常用人,沒有任何問題。
最主要的,時間緊迫,科技戰迫在眉睫,半導體是第一戰場,實在是等不到中芯國際慢慢崛起。
前世中芯國際是在2017年梁老加入后,才實現了飛速爆發。
在這之前,中芯國際的28納米poly/sion工藝很不成熟,良品率太低,性能太差。
梁老加入后三個月,中芯國際的28納米hkmg工藝才實現全面量產,等效臺積電28納米!
可以說,一個28納米工藝,把中芯國際卡到了2017年年底。
至于14納米,需要等到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