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想要憑借星逸汽車渡過爆錘危機,只能說很難,非常難。
造車業務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即便星逸汽車很優秀,很卓越,也意義不大。
未來幾年,大眾對于新能源整體不認可,行情如此。
可地產就恰恰相反。
七八年后的地產是慘淡的,可未來五年的地產,那是輝煌的,不可一世的輝煌!
甚至不只是五年,而是未來七年,都很輝煌。
雖然2018年之后,很多城市的房價停止上漲,甚至出現了下滑。
但這只是少數,實際上更多的是高位橫盤。
冷知識,2019年、2020年新房成交面積和2018年相近甚至略高,成交金額更高,均價更高。
2021年,地產行業開始降溫,成交面積下滑了,但是均價上漲,成交金額達到了歷史最高!
不過2021年之后,那就真的不行了。
因此,地產的輝煌,從2016年一直到2021年,足足6年的時間。
這是王逸的機會,也是星逸地產的機會,更是星逸科技的機會。
只要把握好這六年,單是地產賺的錢,就足夠星逸科技渡過歐米爆錘危機。
至于說為什么2019-2021年成交量、成交金額、均價都很高,但都覺得地產已經涼了,地產商死了,暴雷……
只因為拿地價不同!
2016-2018年熱銷的房子,都是2017年之前白菜價囤的地。
像是濟州新片區,當下房價4000-6000,樓面價1500-2000一平拿了地,2017年后開售,房價漲到1.5-2.5萬一平,利潤太高沒法算。
但2018年的新片區,房價1.5-2.0萬一平,拿地樓面價1.1-1.5萬一平,很多地產商都以為還會繼續漲下去,有的賺,瘋狂囤地!
卻不想等到2020年后開售,房價降到1.3-1.8萬,別說賺錢了,成本都賺不回來。
這就導致了那幾年,房價高,成交量高,但拿地成本也高,根本沒利潤,反而虧損嚴重,入不敷出,連續暴雷。
其他城市也是如此,都是差不多的進展。
不過反過來,如果2018年-2021賣的房子,拿地時間都是2017年之前囤的白菜價,那會如何?
那會永遠爆賺!
不管行情怎么惡化,房價怎么下滑,都能爆賺。
無他,地價便宜!
像是王逸濟州囤的這些地,樓面價折下來只有一千多一平,不管未來樓市如何變化,房價如何降低,他都無所謂,依舊有恐怖的利潤。
畢竟濟州東部新城的房價再怎么降低,也不會降到五六千一平吧?
尤其是王逸拿的地都是東部新城核心區,都會持續維持在2.5萬以上,甚至3萬以上。
即便是東部新城的邊角大郊區,也會維持在一萬以上。
王逸樓面價一千多拿的地,永遠有足夠高的利潤。
而星逸地產,永遠也能持續爆發,持續盈利。
實際上,地產暴雷的原因,不是房價下跌,而是拿地價高+房價下跌的雙向爆殺!
但只要保證拿地價低,就能保證永遠有足夠的利潤。哪怕房價不斷下跌,也只是少賺一點而已,依舊利潤可觀。
為此,王逸決定星逸地產繼續大手筆地白菜價拿地!
瘋狂拿地!
沒辦法,星逸地產是王逸對抗歐米爆錘,應對科技戰的錢袋子!
一旦被制裁,星逸科技不僅營收利潤爆降,研發投入也得全面加大。
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都不行。
也正是因此,前世華威不得不忍痛割愛,出售榮耀來獲取足夠的資金,應對科技戰。
如今的星逸科技,也將面臨同樣的局面。
到時候王逸沒得選擇,要么和華為一樣,把子品牌無界科技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