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降維打擊,地產巨頭紅溫!
王逸選擇一二三線城市,就是看好他們的發展,看好房產增值,看好市民購買力。
至于四五六線城市,消費能力有限,并且人口流失嚴重。
這些城市的高收入群體,為了下一代的教育,為了自己的醫療等等,很多都涌向一線二線城市,或者讓孩子去大城市定居。
年輕人為了多賺錢,也會涌向大城市。
這就導致四五六線城市人口流失嚴重,購買力急劇收縮,王逸若是拿下大量土地,根本賣不上價,也賣不好。
而一二線城市,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至于三線城市,這幾年也問題不大,尤其是gdp強勢的三線城市,還是有發展的。
但幾年后,就不好說了。
星逸地產主打改善,高端高端,大平層,別墅,那更得去一二線大城市發展,以及優質三線城市拿地開發!
尤其是這幾年地價非常便宜,更適合拿地囤地。
像是二線城市,均價也就5000一平,按照容積率2.5計算,樓面價也就2000一平,加上建安成本等等,總成本四五千,2017年開售2.5萬,3萬起步,利潤高的沒法算。
有了王逸的指示,星逸地產各個部門迅速行動。
負責拿地的團隊,立即收拾東西,飛到全國各地的一二線城市,開始考察,拍地。
非常優質的片區,聯系當地官方,直接復刻濟州東部新城模式和島城黃島模式,投建產業園,科技園,同步拿下附近數千畝住宅用地,直接打造一座城!
像是濟州的5000畝地,聽上去很多,甚至感覺不可思議。
實際上這在二線城市,并不少見。
像是前世,中海置業在濟州華山片區拿下大量土地,單是一個華山瓏城小區,就是3000畝!
常規小區占地面積也就50-200畝,但華山瓏城一個小區整了3000畝地!
與之相比,王逸的5000畝地,會分成三十多個常規小區開發,都算是正常不過了。
無他,王逸清楚小區越大,后續越差,方方面面的差。
不僅是環境差,氛圍差,保值性也差。
那么大的小區,那么多人要賣房,肯定會出現價格踩踏,最終房子貶值,都賣不上價。
人太多,住戶太多,物業工作也難做,很容易導致擺爛。
而50畝-200畝的常規小區,品質就會好的多。
至于抵押貸款問題,對于其他地產企業來說,是個大問題,單是每年的貸款利息就是一筆天文數字。
但對于星逸科技來說,卻不是大問題。
星逸科技旗下還有星逸金融,還有余額寶,就連互聯網銀行業務都在全力推進中。
雖然互聯網銀行的牌照還沒正式下來,但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若是看著牌照沒下來,就一點準備都沒有,就擺爛,就不籌備互聯網銀行業務,那一輩子也拿不到互聯網銀行的牌照!
相反,只有當互聯網銀行業務都準備妥當,規模做起來,實力雄厚,背后還有足夠強大的支撐和背書,以及數億的用戶基礎,這種局面下,村里才會下發互聯網銀行牌照!
為此,星逸金融,阿里,鵝廠都在積極推進互聯網銀行的籌備和發展,都在等著國內第一張互聯網銀行的牌照!
尤其是到了今年,互聯網銀行牌照的消息,已經傳的滿天飛。
國內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也迫使互聯網銀行不得不上線。
為此,村里都舉行了多次高層會議,研究這一問題,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效。
上次王逸去魔都,宋思凝剛聽到的小道消息,官方已經定了要發展互聯網銀行,下發互聯網銀行的牌照。
而且時間就在今年!
快的話,年中,慢的話,下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