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假的ai醫療大模型聽起來就很虛,靠譜嗎”
仲錦華笑了:“做事得看人。若是其他企業做ai醫療大模型,那很虛,大概率不靠譜。但星逸科技做ai醫療大模型,那基本肯定能成。你什么時候見星逸科技失敗過見王董失敗過”
“就是,此次省立醫院引入星逸智慧醫療平臺,王董親自出席,就是給星逸智慧醫療平臺站臺,也是為星逸ai醫療大模型站臺。”
“就沖著王董,這事都板上釘釘,必成。”
“ai醫療大模型作為極好的醫療輔助,肯定能提高醫療效率,我們得參與。”
“最主要的,即便ai醫療大模型短期內難以成功也無所謂,咱們每年能省下500萬智慧醫療平臺的費用。”
“是啊,而且這剛起步五百萬,再過幾年,可未必還是500萬。還是加入的好,百利而無一害。”
“好,那就引入星逸智慧醫療平臺,并加入星逸ai醫療大模型。”仲錦華一錘定音。
類似的討論出現在濟州的很多醫院,出現在魯省的很多醫院,乃至全國的很多醫院。
尤其是三甲醫院,都爭先恐后地搶著上線。
后續幾天,每天都有醫院來聯系,引入星逸智慧醫療平臺,甚至加入ai醫療大模型訓練。
但可惜,有了省立醫院和齊魯醫院兩大綜合巨頭,常規的醫療數據足夠了。
后續只需要再引入一些頂級專業醫院,以及比省立齊魯還厲害的醫院,就足夠了。
其他三甲醫院,三乙醫院都用不著了。
不過即便如此,這些醫院依舊積極引入星逸智慧醫療平臺。
三甲醫院,一年500萬的費用,財政撥款能支持一半,剩下250萬,對三甲家醫院來說沒壓力,真沒壓力。
同樣,三乙醫院也沒壓力。
至于二級醫院也問題不大,一年費用400萬,財政再支持一些,沒壓力。
可一級醫院壓力就大了,雖然費用只有300萬,但是財政撥款也少。
而社區醫院那就不用想了,沒那個資金。
對于各大醫院的合作邀約,星逸智慧醫療自然是來者不拒。
只要按時交費,星逸智慧醫療都會服務到位。
一家醫院一年幾百萬,一個城市有個五家,那就是兩千多萬。
全國數百個城市,這利潤可就高了。
可以說,這種平臺就是典型的薄利多銷。
每家醫院,一年的技術服務費和授權費只有100萬-200萬,服務器費用100-300萬。
看似不多,收費也不貴,但奈何醫院多,還要年年支付。
積少成多,連年下來,這收入可就高了。
而事實也是如此,僅僅半個月的時間,星逸智慧醫療平臺就和100多家醫院達成合作,營收超過4億!
不僅完全回本,還直接實現了不俗的盈利。
更主要的,這只是開始。
接下來還會不斷有新的醫院找上來,申請合作。
用星逸智慧醫療平臺,一年只需要支付100-200萬的授權費和服務費,若是自己開發一套,那得大幾千萬,甚至數億。
成本太高!
至于服務器費用,不管是自建,還是用星逸智慧醫療平臺,都需要支付服務器費用。
這樣算下來,還是用星逸智慧醫療平臺成本更低,也更成熟,更有保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