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的兩位局長,規劃局的一位,以及柳主任和王逸。
“王董,先請你介紹下星逸智慧交通平臺。”柳主任說道。
王逸點點頭:“我們的星逸智慧交通平臺,是一個軟件與硬件兼顧的平臺,并且依托星逸云服務,實現云互通,實時更新,實時交互。”
“現在交通擁堵最嚴重的問題,很多是因為亂停車。”
“原本雙向四車道,結果因為亂停車,成了雙向兩車道,很容易堵車。”
幾位領導紛紛點頭,方局長更是開口道:“王董說的對,這是濟州當下擁堵的一大主要原因。”
“那么這個問題,交通局這邊如何解決”王逸問道。
方局長嘆了口氣: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目前主要是交警貼條。但效果不好,警力有限,那么多道路,根本無法全面覆蓋。經常是交警去了,他們就開走。交警走了,他們再開回來,繼續堵上。”
“為此,我們還會采用攝像頭抓拍,但高清攝像頭成本比較高,也很難做到全覆蓋。”
王逸點點頭:“這的確不好解決,主要是高清攝像頭的成本比較高,不夠智能,不夠準確。為此,在硬件方面,我們研發了ai高清交通攝像頭,地磁傳感器,電子警察等等。”
“不僅功能更強大,可以接入星逸智慧交通平臺,借助ai自主運行,準確率超過99%!并且還極大地降低了成本。”
“像是ai高清攝像頭,如果批量采集,我們的成本比當下交通局采用的成本,還要低30%,若是采購量大,可以低50%!”
“并且效果更好,不僅全高清,還能ai自動識別車牌號,甚至駕駛人,并且實時上傳到系統,ai智能短信通知車主。要求車主十分鐘內駛離,否則就進行處罰!”
“車主規定時間內駛離了,自然沒問題,若是超過十分鐘依舊違停,會直通過交管系統進行罰款,并且短信通知車主。”
局長眼睛一亮:“這策略好,十分鐘駛離不處罰,體現了執法的溫度。拒絕駛離直接處罰,也能有效地打擊違停,解決交通擁堵。”
“是的。我們還為交警研發了專用的無人機。搭載高清攝像頭,以及擴音器,對講裝置。當在高速,或者某些擁堵嚴重的地方,出現擁堵或者事故,警車都難以第一時間趕過去,便可以通過無人機去探查,執法,解決問題。”
“雖然我們研發的這些硬件,很多都是世面上已經出現的,但是我們做的更加智能。不需要人工一一審核處理,相反,只要拍到違法違規,都會第一時間ai自動上傳,自動警告,自動處罰。”
方局長連連點頭:“這再好不過,我們之前投入的那些攝像頭,很多都不夠智能,甚至形同擺設。有了星逸科技的新裝備,ai自動處理,無疑再好不過。今后違停都會是小事。”
王逸繼續道:“軟件層面,我們開發了數據中臺,整合交通數據與治理,并且打造了可視化指揮系統。”
說著,王逸通過ppt開始展示:“如大家所見,大屏幕上便是我們打造的可視化指揮交通系統。不僅有gis地圖,還有實時監控大屏,不僅連同高德導航實時更新交通數據,還可以通過ai算法預測擁堵,優化交通信號,提前疏散車流量,減緩擁堵。”
“有了這一套系統,我不敢說百分百不擁堵,咱們濟州的地形和路網規劃,注定這不現實。”
“但我可以保證的是,智慧交通平臺覆蓋的區域,濟州擁堵狀況會減少30%-50%!”
“有這么高”方局長有些不信。
“當然,可以看效果說話,如果達不到這么高的效果,我們服務費可以減半!”
“好,王董,就沖你這話,我對這套系統很感興趣。不過你們收費如何算”
王逸娓娓道來:“硬件方面,我們的價格是你們之前價格的50%-70%,至于總共多少錢,得看你們采購多少,覆蓋多少路口。”
“如果要新增500個路口覆蓋,你們之前需要5000萬左右的成本,我們給你們做到3500萬。”
“如果要新增1000個路口覆蓋,你們之前需要1億左右的成本,我們給你們做到5000萬。幾乎是成本價。”
幾位領導點點頭,500個路口打七折,一千個路口打5折,已經算是很便宜了。
而且比之前采購的性能更好,還帶電子警察,ai處理。
“軟件層面,數據中臺要5000萬,ai短發模塊5000萬,可視化指揮交通系統2000萬,服務器租賃按照數據量和計算資源,一年約1000萬-3000萬。”
“多協調對接,比如公交調度,交警平臺等等,約2000萬,測試部署約2000萬。后續每年維護費用約2000萬……”
“還有市民出行a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