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蘋果能做的,只有一條路,那就是跟著降價!
可問題是剛說了降價不是好策略,絕不降價,這才不到一分鐘,就改口,就推翻自己的言論,這不是打臉嗎?
幸好,副總裁看出庫克的為難,開口道:
“董事長,雖然降價不是好策略,但也算是有點效果的策略。”
“尤其是當下局面,友商都降價了,就我們不降價,那更災難。”
“之前只有星逸超極本s1嚴重沖擊我們,搶我們的市場份額。”
“可現在,戴爾聯想惠普華碩都跟著大降價,都會嚴重沖擊我們,搶我們的市場份額。”
“如果我們繼續選擇不降價,那會被五大巨頭圍攻,被五大巨頭共同搶我們的市場份額。”
“這可是災難。”
庫克點點頭:“你說的有道理,那么……也跟著降價吧,沒得選擇了!”
“唉,都怪星逸科技!”
“該死的星逸科技!”
庫克面色鐵青:“降價后,咱們的利潤都少了,甚至沒了。但星逸科技的利潤還有,他們自研cpu這一項,就有不錯的利潤。”
“是啊,說白了,即便星逸超極本不怎么賺錢,但人家cpu賺錢!咱們不行,咱們得買英特爾的cpu,錢都讓英特爾賺走了!”
“果然,還是自研cpu靠譜。”庫克沉聲道。
mac一直都用英特爾處理器,直到2020年,才推出自研的m1處理器。
卻不想,星逸超極本的出現,讓庫克提前有了想法:“如果我們自研mac處理器,會怎樣?”
“這……”眾人都沉默起來。
還有人直接表示反對:“坦白說,董事長,我不看好,非常不看好。”
“首先,自研cpu的成本很高,非常高,需要足夠大的體量,才能攤薄成本。”
“若是體量小了,只會損失嚴重,虧損嚴重。”
“也正是因此,星逸科技的cpu不僅支持xos系統,還兼容x86。不僅可以自用,還可以對外開售,從而提高銷量,攤薄成本。”
“但是我們蘋果自研的cpu呢?主要為我們自己的macos系統用,想要兼容x86那可不容易,技術難度很大。”
“這一點,直接導致我們自研的cpu無法對外出售,當然我們蘋果的cpu一向不對外出售,不管是手機,還是ipad。”
“可是不對外出售,那就導致我們的研發成本只能自己承擔。”
“如果mac的銷量和過去一樣輝煌,年銷2000萬臺以上,那自研cpu還能把成本攤薄,自研也沒問題。”
“可問題是,現在星逸科技入局電腦領域,第一款產品就實現了王炸效果,勢必搶走我們很多市場份額。這種局面下,我們后續每年的銷量還能有多少?”
“2000萬臺?很難,非常難,甚至不可能。”
“而且極大的概率,會和iphone、ipad的銷量一樣,打五折,甚至四折。”
“如此一來,年銷量只有800萬臺,再想自研cpu,攤薄下來的成本都太高了,甚至比采購英特爾的cpu,成本還高。”
“所以,我不建議自研cpu。”
庫克皺了皺眉,但還是聽懂了這個邏輯:“你說得對,在年銷量無法持續維持在1500萬臺以上時,的確不適合自研cpu。”
“至于mac的售價,也降低一些吧,先保住銷量再說。”
“是。”
眾人應道。
蘋果也加入了降價大軍。
至此,五大超極本巨頭,都加入了價格跳水的環節。
看著這一幕,王逸都懵圈了:
“聯想,戴爾,惠普,華碩,蘋果的超極本全部大降價,還是兩千三千的降!”
“可以,真可以啊!”
“這是擺明了不賺錢,都要和我們死磕啊!”
朱長林面色凝重:“是這樣的。之前他們的產品同樣配置,價格比我們貴兩三千。同樣價格,配置比我們矮一截。我們星逸超極本s1有著絕對優勢。”
“現在好了,都特么大降價,直接和我們對標,甚至比我們還便宜。寧可不賺錢,都要干死我們星逸超極本,這就難整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