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主要的,明年到底是誰去濟州總部,誰在島城分部,說不準,全看接下來的業績和表現。
哪怕今年是總部的員工,若是表現不好,也會留在島城,并入島城分部。
還有主動申請留在島城的,也會都留在島城。
星逸科技在人性化方面,還是很好的,尊重員工選擇。
當然,大家都不傻,為了前途,也都會選擇去總部。
不過想要去總部,單純想不行,還得先做出成績,否則根本沒戲。
王逸的一大特色,就是總部和分部之間的管理層不固定,甚至不同事業部的高層都不固定。
如果誰為了自己部門的發展,故意打壓
即便做的天衣無縫,沒被發現,也會周期性變動調整,不會讓一個人在某個事業部扎根下來,成為“鎮南王”。
搞不好就會被調到自己打壓的分部或者其他事業部,那就好玩了。
這種制度之下,星逸科技內部不同部門,總部和分部之間的關系,都很好。
不至于和某些大企業一樣,內部派系林立,互相打壓,勾心斗角。
而在星逸科技,一位高管好不容易混到部門高層,剛培養好自己的班底,準備奪權,可能還沒內斗,人就被調到了其他事業部當高層。
這樣一來,班底都白瞎。
王逸很是忌諱公司因為惡性內斗,導致集體完蛋。
像是前世的百度,為什么在那么多業務上,都是起了個大早,最終趕了個晚集。
像是自動駕駛,百度是國內最早最先發力的,結果都等著看他們大顯神威,成功逆襲,可惜華為ads都出來了,百度卻遙遙無期。
還有ai大模型,deepseek,豆包都很成熟了,百度的文心一言依舊慘不忍睹。
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內部團隊混亂,管理層勾心斗角,各自為政,互相使絆子。
像是ai大模型,百度內部就好幾支團隊,研究方向都不同,以至于老李都不知道該重點投資哪一個。
而星逸科技不同,同一事業部的不同團隊,分工不同,大家勁往一處使,自然效率高。
隨后的幾天,星逸電腦總部迅速成立。
游戲本部門,臺式機部門,一體機部門也都迅速組建起來,進行一系列的研發。
當然,眼下的研發大都是組裝。
實際上,電腦這個東西,技術含量不高,非常成熟,即便有什么突破,也是供應鏈的突破。
星逸游戲本和臺式機急著推出,只能走組裝路線。
核心的cpu和顯卡自研自產,其他的采購組裝,即便如此,已經贏得了99%的同行,不,贏得了100%的同行。
其他同行,不管是聯想戴爾惠普,還是蘋果華碩宏基,這年頭連cpu和顯卡,都是采購的英特爾英偉達amd的。
包括蘋果,都是六年后才開始用自研的m1芯片來取代英特爾+英偉達的組合。
星逸電腦在2014年就用自研自產的cpu和顯卡,已經贏了所有對手。
全靠同行襯托。
視頻會議結束,王逸剛離開會議室,助理走了上來:
“董事長,島城沈主任來訪,希望能見你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