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他,這一次有了王逸的支持,京東方不愁研發資金,也不愁訂單,研發進度自然能快上很多。
而王逸也離開京東方,開始返回帝都。
不過路上,王逸還在想miled的事。
準確說,是microled顯示技術!
如果說lcd是起點,那么miled就是升級,而終點則是microled!
沒錯,miled是microled的過渡技術。
以oled作為參照物,lcd完全不如oled,miled和oled各有千秋威脅到了oled,而microled則全面碾壓oled。
只是可惜,microled的成本更高,即便十年后都是oled的五到十倍。
因此主要用于商業大屏,很難家用。
估計到2030年,技術不斷突破革新,microled才能走入尋常百姓家里,才能全面普及。
值得一提的是,前世蘋果為了擺脫對三星oled屏幕的依賴,專門收購了一家microled公司luxvue,從而獲得了大量的microled技術和專利。
基于這家公司的技術和專利,蘋果投入巨資,并將該公司的創始人納入“秘密顯示實驗室”!
試圖打造出microled屏幕,全面取代三星的oled。
但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microled前景很好,可道路很曲折,商用時間從2020年,推到2025年,又推到預計2030年,一拖再拖……
而蘋果也不得不繼續用三星的oled屏。
不過眼下,蘋果還沒有收購luxvue,王逸在想,要不要提前收購了luxvue公司?
王逸坐在椅子上,手指有節奏地敲打著座椅,思索著利弊。
luxvue是一家小公司,這年頭microled的技術雖然先進,但看不到未來。
大家都不看好,并且清楚這是無底洞,短時間內難以有產出。
為此收購資金不是太貴,大概15-20億人民幣。
最值錢的,就是microled的核心技術和相關專利。
如果王逸收購了,就可以獲得這些技術和專利,但不成熟,還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用十年的時間去研發,至于什么時候有產出?
這說不準,大概率是15年以后,2030年左右。
前世直到王逸重生,都沒看到iphone用上microled屏幕。
說白了,蘋果收購microled這一行為,回報周期遠遠超過了蘋果的預期。
足足15年,蘋果的研發人員很多都熬沒了。
同樣,星逸科技選擇收購luxvue的話,也可能面臨十五年顆粒無收,甚至20年顆粒無收。
一切都有可能。
所以收購不收購,這就是一個問題了。
王逸簡單地思考了一番,還是撥出一個電話:“盡快收購microled優質企業luxvue,全資收購,預算15-20億!”
“是。”電話那邊立即應到。
知道王逸這般交代,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事。
沒錯,最終王逸還是選擇截胡蘋果,收購luxvue,提前布局microled。
原因簡單,microled雖然回報周期長,但是未來客觀,的確是miled和oled的終結者。
此外,王逸不收購,蘋果也會收購。
為了不讓蘋果收購,王逸都不能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