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i主機盡快做,只要咱們開始采用i主機+筆記本的模式,其他企業也會跟著跟進,到時候i主機勢必迎來很好的發展。”
“好的,董事長!”
離開董事長辦公室,威廉姆斯立即將i主機開發的業務,安排下去,隨后出了門。
七月份的烈日,炙烤著大地。
威廉姆斯顧不上這些,急匆匆地直奔星逸晶圓廠研發廠房。
星逸cpux74800馬上要第一次流片,如今正在準備中。
如此關鍵的事情,他都不得不親自參與。
畢竟準備是否妥當,直接關系著流片是否成功。
而x74800對標四代i7,乃是星逸科技第一款高端電腦處理器,意義重大,決不允許翻車。
而且也是最后一款28納米的旗艦處理器。
至于明年的第二代處理器,會推遲發布,推遲到年中,甚至下半年發布。
主要原因就是等14納米工藝突破!
明年,不管是新一代旗艦手機芯片,還是旗艦電腦cpu,旗艦顯卡,都會推遲發布。
都要等星逸半導體的14納米工藝突破,并且量產!
也正是因此,今年移動端的鯤鵬芯片一次性發布了兩代,除了上半年星逸x1的鯤鵬906,還有九月份的鯤鵬910!
pc芯片也是如此,x3、x5、x7,三款cpu,今年全部發布!
顯卡同樣如此。
一旦流片成功,開始量產,也會全部發布。
沒辦法,這些芯片全都是28納米工藝,在去年還遙遙領先。
但在今年三星和蘋果都上20納米,星逸科技的28納米就成了勉強湊合。
到了明年三星英特爾直接上14納米,星逸科技的28納米就成了遙遙落后。
不得不趁著今年28納米還有點市場,全部推出,盡快發布,上市。
到明年,28納米就涼涼了,就會淪落為中檔芯片專用,旗艦芯片都是14納米,20納米都要落伍。
為此,星逸科技今年芯片全部提前發布,明年芯片全部延遲發布。
就是為了等14納米工藝。
隨后的幾天,英特爾似乎完全認慫,沒有再進行其他動作。
而拜英特爾的三次大手筆所賜,星逸電腦處理器的知名度和市場認可度大大提升。
最好的廣告是競爭對手的瘋狂。
而英特爾對于星逸電腦處理器,先是惡意抹黑,隨后x86專利圍堵,接著火速低頭認慫……
這三次騷操作,無不側面證明了星逸電腦cpu的強大和成功,以至于英特爾都感受到了莫大威脅,不得不鋌而走險。
也正是因此,星逸電腦cpu火爆全球,都知道了星逸cpu不輸英特爾,核顯更是吊打英特爾,那認可度直接拉滿,銷量也不斷激增。
一周后,朱長林找上王逸:
“董事長,上周桌面cpu銷量再度暴增了30%,已經全面超越amd,本周銷量離著英特爾都不差多少了。尤其是低端cpux3的銷量,已經超過了英特爾i3四代。x5的銷量,也快趕上了英特爾i5的銷量了!”
“很好。”對于這樣的成績,王逸非常滿意。
購買i3的用戶,本就是預算有限,最追求性價比,而x3cpu不輸英特爾i3,核顯吊打英特爾i7,價格和i3差不多,自然成了性價比用戶的第一選擇。
銷量反超i3都是理所當然。
不過購買i5的用戶中,很多是追求性能的中高端玩家,這類群體會標配強大的中高端獨顯。
反正都要上獨顯,因此這部分用戶不太在意x5強大的核顯,又覺得英特爾優化更好,索性選擇了四代i5。
而不買獨顯的用戶,很多選擇了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