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需要時間,而且大品牌不敢直接抄,得逆向工程,做出改變,規避專利。
首先,友商拿到星逸三分區洗衣機,拆解分析就需要一兩個月。
結構,電機,控制邏輯等等,都得分析,還有專利布局,都得研究。
星逸三分區洗衣機,可是把所有專利都注冊了,包括四分區,五分區等等。
友商得先用一兩個月拆解研究,分析明白,再用一兩個月研發,避開這些專利。
接下來硬件仿制,也要好幾個月。
不僅要尋找供應鏈生產和星逸三分區類似的部件,部分核心部件由于專利等問題無法直接復刻,還得自己花時間研發、開模、生產……
硬件仿制全部搞定要三到六個月。
以為這就完了?
當然不是!
接下來軟件調試,還得逆向研究星逸三分區洗衣機的算法!
算法搞不定,硬件做出來也白瞎。
從算法研發,再一遍遍調試,前前后后也得三四個月。
至此,像素級抄襲搞定。
拆解分析一兩個月,硬件仿制三到六個月,算法調試三四個月,全部加起來6-12個月。
以為這就完了?
就能上市了?
沒有!
接下來小規模試產,進行震動、漏水、噪音、壽命等一系列可靠性測試,優化。
沒什么問題了,再送檢國家3c認證,能效標識。
試產測試到送檢認證完畢整個過程,也要3-6個月。
接下來供應鏈下單備貨,開始量產,渠道談判,鋪貨等等,又要3-6個月。
再發布造勢營銷宣傳,正式上市……
這樣算下來,整個過程需要12-24個月!
而這只是基于星逸三分區像素級的抄襲,沒有多少改進。
想要再升級改進,研發新功能,還需要半年時間,整個過程變得更加漫長,要18-30個月,甚至更久!
正式因此,王逸一點都不擔心。
未來一年內,市面上都不會出現量產的第三方品牌的三分區洗衣機。
未來兩年內不會出現其他品牌的四分區洗衣機。
一年內能防止出來的,只有雜牌小廠,可能6-9個月能搞出來。
但可能性不大。
洗烘一體洗衣機本就成本高,售價高。
即便是雜牌小廠,仿出來,銷量高不了,那攤薄的成本就很高,售價也得賣到三四千。
售價三四千的洗衣機,用戶都會看品牌,都會買大品牌。
即便不買三星、lg、西門子,也得買海爾、美的、小天鵝。
而雜牌子洗衣機,四五百還有人買,但三四千了,那銷量就拉跨了。
沒多少人會花三四千,買一個沒保障的雜牌子洗衣機!
這種高成本,高售價,仿制難度高的三分區產品,雜牌小廠搞不來,也不會冒這個風險。
甚至洗烘一體的滾筒洗衣機都少,他們只會搞低端的波輪洗衣機。
雜牌小廠搞不了,品牌大廠得專利規避,需要一年半到兩年才能推出上市。
國際大牌更是要臉,怕被起訴,會自研方案,需要兩年以上。
因此王逸一點不擔心被抄襲。
果然,各大品牌都盯上了星逸三分區洗衣機,召開了緊急會議。
海爾總部。
張董神色復雜:“還得是王董,不聲不響干大事。星逸三分區洗衣機的推出,必定對海爾洗衣機實現降維打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