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沒問題,不過一旦打車業務上線,就面臨和高德打車全面競爭。表面上是騰訊打車和高德打車的競爭,實際上就是咱們鵝廠和星逸科技的競爭。”
“那競爭策略上,我們是全力出手,打價格戰,還是不打價格戰,溫和競爭?”
這一點,下屬都不知道該如何抉擇,索性請示董事長。
馬董嘆了口氣:“一旦打價格戰,高德打車肯定跟進,到時候雙方都得燒大量的資金。如果只是單純的高德,那無所謂,他們不是我們的對手,燒錢也燒不過我們。咱們能燒死他們,拿下打車市場。”
“可高德背后有星逸科技,那可是個不差錢的主,實力比我們都雄厚。”
馬董都頭疼,其他高層也沉默了。
真燒錢,鵝廠燒不過星逸科技。
對方太富了!
發展速度也太快!
還不按常理出牌!
各種出奇制勝的招式更是數不勝數,防不勝防。
隨便一套組合拳下來,蘋果、高通都悲劇,百度、阿里都悲催,鵝廠也扛不住啊!
“可若是不打價格戰,咱們的騰訊打車怕是難成氣候。最起碼發展速度快不了!”
“是啊,董事長,這正是我頭疼的。”
“打價格戰也不行,看看現在的團購領域,千團大戰,燒了那么多錢,現在還沒燒出冠軍。”
“沒錯,千團大戰燒死了數千家平臺,讓眾多資本巨頭灰飛煙滅,足以說明燒錢這一途徑走不通。”
“可不燒錢,騰訊打車怎么拉新?”
聽著眾人的爭吵,馬董敲了敲桌子:
“不是下個月才上市嗎?兩個方案都準備,到時候我們根據情況再,再決定要不要燒錢打價格戰。”
“是!”
眾人紛紛應道,這算是最好的策略。
尤其是星逸科技接下來的動作,必須高度重視。
對于鵝廠和阿里的動作,王逸沒怎么關注。
bat大廠的動作,由相對應的事業部去關注,去應對即可。
王逸可沒精力都親力親為。
相反,王逸的目光落在英偉達上!
前些日子,9月18號,英偉達發布了年度旗艦高端顯卡gtx970和gtx980!
采用全新的maxwell架構,性能和功耗都提升明顯。
不過首發當日只有歐美的部分零售店提前鋪貨。
直到22號之后,公版才在歐美日韓等地區大規模鋪貨。
但國內依舊沒有正式推出,公版都沒有。
gtx970公版國內售價2499,國內要十月中旬才能上市。
華碩、微星等品牌的零售非公版本售價2599-2999,上市時間更晚,得十二月。
gtx980公版國內售價3999,國內要十月上旬上市。
華碩、微星等零售非公版本售價4199-4599,上市時間比970零售非公版本早一點,差不多十一月。
可以說,不管是970還是980,目前國內市場都沒貨。
沒辦法,970、980公版18號發布,內地作為第二批市場,得十月份上市。
而非公版被華碩、微星等廠商引入后,做成顯卡鋪貨開售又得一兩個月的時間,上市就得十一月十二月了。
都是這個過程。
也正是因此,星逸顯卡發布更晚,卻能更早上市。
最主要的就是星逸顯卡自己封裝,自己銷售,不用等零售非公廠商操刀。
而星逸國際方面,也在首發當日就拿到了gtx970和980量產版的公版顯卡,并進行了一系列漫長的測試。
這個測試過程不是評測主播的簡短測試,半天就出結果,一天就測試+剪輯完成。
相反,整個測試過程非常漫長,非常專業。
不僅測試了大量的游戲和應用表現,并且全部統計數據,做成模型,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并且和星逸科技自研的高端顯卡rtx970進行全方位對比。
經過一周多的測試,全方位的深度報告終于出來,威廉姆斯等人第一時間找上王逸:
“董事長,測試結果出來了,哈哈。有驚喜,很大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