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12月星逸銀行開戶數量超過150萬,存款規模超過60億。”
王逸點點頭:“好,這個目標不容易,你們全力以赴。”
這年頭,四大行每個月的新增開戶數量也就一百萬左右。
星逸銀行首月要做到150萬開戶量,已經算是很高的目標了。
“除了存款,我們星逸銀行推出的一系列理財產品,也得到廣大用戶的支持。七天時間,我們的理財用戶新增超過20萬人,理財規模超過50億。”
段雷鈞展示了一組數據:“尤其是穩利寶,憑借高利率,低風險,成為當下增長最快的理財方式!”
存款,需要定期一年,兩年,甚至五年,才能有不錯的利息。
而穩利寶,隨時存取,也能有更高的利息,因此更多人還是愿意購買穩利寶理財。
“貸款方面呢?”王逸問道。
互聯網銀行也是銀行,不能只有存款,沒有貸款。
畢竟貸款才是賺錢的。
“貸款方面,我們做出了規劃,目前分為三種。”
“第一種,小微企業貸,占30%-40%的資金,利率8%-15%,貸款給抖音商家、美柚商家、以及星逸科技集團上下游供應鏈的小微企業,用于幫助這些企業周轉經營。”
王逸點點頭,這很合理。
自己平臺的商家、供應鏈,自己不支持,那誰支持?
而且這些商家供應鏈的財務狀況,星逸科技了如指掌,放貸回款都不是問題。
優質的商家、供應鏈都可以給與利率補貼支持,從而綁死。
“第二種,開發貸,利率4%-6%,貸款給星逸地產,條件是30%自有資金,抵押地皮,并且僅限星逸地產!”
開發貸利率是在基準利率基礎上,再上浮10%-30%,可以說是地產商拿地的最好貸款路徑,沒有之一。
按理說,受監管限制,民營銀行不能參與開發貸,哪怕這年頭政策還沒收緊。
因此只能通過聯合貸款、信托、abs等渠道,間接參與開發貸,但2020年后三道杠收緊后,這些路子也難了。
眼下能發放開發貸的只有國有銀行,星逸銀行完全不符合,沒那個資質。
而能接受開發貸的地產公司,也嚴格要求,必須四證齊全,自有資金大于30%,抵押物充足。
而且適用房企是國企或者上市企業!
對于星逸地產,四證齊全,自有資金,抵押物這些要求,都不是問題。
可問題是,星逸地產很特殊,既不是國企,也不是上市企業。
那完了!
完全不符合開發貸的發放標準,根本無法申請開發貸,哪怕星逸地產很強大,很優秀,都不符合規定。
過去這兩年拿地的錢,很多是星逸科技全款支付,還有部分是通過地方擔保、供應鏈金融等方式變相操作……
這些都很是麻煩,沒法大規模推進,遠不如正兒八經的開發貸。
但可惜星逸地產不符合。
而村里要發展地產,地方也需要賣地,就需要星逸地產瘋狂拿地!
這就陷入死循環。
星逸地產不符合開發貸規定,無法通過開發貸低成本貸款,無法低成本貸款就沒有足夠的資金拿地!
星逸地產拿地少了,地方財政收入少,樓市也提振不了。
死循環!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村里多部門進行磋商,最終決定特事特辦——給了星逸銀行向星逸地產定向發放開發貸的資質。
這種定向發放,都是星逸科技集團旗下,不會破壞規定,不會影響其他銀行和地產企業。
至于說星逸銀行和星逸地產內部勾結,腐敗,違規放貸……
村里也不擔心。
都是地皮抵押貸款,有充足抵押物,沒什么后果的。
即便真出了什么事,都是星逸科技旗下,有星逸科技集團兜底。
至于說萬一事過大,星逸集團都兜底不了,那四大行就興奮了!
巴不得有這一天,他們就能出錢兜底,買下星逸集團的大量股份,成為星逸科技集團的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