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四方紅著雙眼向王誠一低吼,眼里全是憤怒和不甘,當時只是誠意境的王誠一看著那個只有三十歲不到喝醉了的青年,他感覺文宮都在顫動!
鄧四方眼睛真的在流血。
王誠一感嘆鄧四方的年輕熱血,卻也只是將鄧四方收入門下,他并沒有告訴鄧四方即便他走了文道,也改變不了,他以為鄧四方以后會懂的,可是鄧四方用了幾十年,王誠一知道他懂了,可是鄧四方就是不懂。
“你知道為什么鄧四方改變不了嗎?”
晏新安抬起有些難受的眼睛,撥弄了一下碗里的魚生,驀然的說道,“大勢!”
王誠一不置可否。
晏新安還有兩個字沒說出口,“人心!”
人心不可測。
前世孔夫子在世時,儒門雖說也是為統治階級服務,但是作為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儒學具有開放包容的特性,儒學具有經世致用的特性。
“子曰”二字歷時兩千年依舊燦爛。
可是到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直接讓儒家為皇權背書,到了宋明之時的儒生,大多不過是披著仁義道德的豺狼,少數的想要改變,卻只能被歷史的車輪碾過。
人心才是大勢!
這里不也是?儒生雖然不求長生,可是儒生也有經天緯地的能力,他們為什么要為了平民百姓去和主流的武者作對
一起享受不好嗎!
就像前世的“水太涼”,圣人的初衷不過是蒙蔽普通人的遮羞布,實際的享樂才是他們追求的。
“守正說他想改變,可是拿什么改變呢?”人心會變的,沒有人會是永遠的圣人,就算有一時半會的圣人,后面還會有其他的人借著圣人的話為自身牟利。
王誠一就算是大儒,他也是感到深深的無力。
“有辦法嗎,有什么辦法呢!”王誠一問著晏新安,也是在拷問自己。
“有!”沙啞的聲音響起,晏新安赤紅的雙眼死死地盯著王誠一,肯定的說道,“有!”
“法家!”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