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這個近似于肯定的回答,博士心里自也有了分寸。
下一秒,猩紅魔魁r42便一個加速,瞬間就拉近了它與飛機之間的距離。
這臺型號為r42的巨大機器人,是一部名為猩紅魔魁的原型機體的變體,在經過了1到41型的不斷改良后,42型已經是非常成熟的型號,其主要特點就是強調泛用性;盡管r42在作戰性能上比起原型機來要差一倍左右,但同樣的它對機師的要求也較低,絕大多數普通人經過訓練之后都能駕駛,而且這機體還可以量產。
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問了,聯邦不是不研發巨大機器人嗎而且巨大機器人不是有兩個解決不了的問題嗎那這玩意兒又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答案很簡單因為這是逆十字陣營的科技。
關于動力核心微型化的技術,他們早就掌握了,至于實用性方面前文說也得很清楚了dashdash任何一個squo有理性、負責任rsquo的軍工科研人員都不可能搞這種研究但逆十字這種常年使用瘋狂科學家的組織,大部分情況下不講什么理性、也不負什么責任,他們就是要搞男人的浪漫,就是要造巨大機器人
于是,此刻我們就看到了這樣一幕dashdash
一臺猩紅涂裝的機甲從一架飛機上方俯沖而來,在俯沖的過程中,其雙手朝后伸去,分別拆下了自己兩片戰翼,并將其拼裝變形,組成了一把巨大的斬艦刀。
緊接著,便是握刀,怒斬。
晃眼之間,但見一道猩紅的巨影自天空中閃過,刀鋒過處,綻出音障的激波。霎時,飛機一側的機翼便從機身上被斬離了,其切口處平整得像是激光掃描到的斷層。
像灣岸九號這種以追求舒適為目的的豪華民用客機,通常都有著巨大的體積、沉緩的操控感、以及形同虛設的防御系統只有呼救和小范圍自動維修兩個功能在這絕對的硬件劣勢下,縱是索利德也無法做出規避動作,只能硬扛。
不過,對這種狀況,他也是早有準備
接管飛機的那一刻,索利德就明白,只要對方發動攻擊,不管是用炮火還是用這種夸張的攻擊方式,自己都沒有反擊的余地,所以他才會在對方有所行動之前就把飛機降到現在這個高度。
說時遲,那時快,幾乎在斬擊發生的同一秒,索利德便用手動模式強制關閉了所有的推進引擎,這樣一來,剩下那一翼上的引擎也不再產生推進力了。
但是,就算兩邊的引擎都停了,機翼本身的重量以及其在空氣動力學中的作用仍會讓飛機失去平衡,關引擎也只是讓機身失控的趨勢稍緩罷了。
好在以索利德的技術,有這稍緩的余地便足夠了。
數秒后,飛機便開始側傾、墜落,余下的那側機翼在壓力下逐漸變形,眼瞅著也要折斷。
而索利德只是淡定地坐在操控臺前,在身旁那名士兵震驚的眼神中,用不緊不慢的手速調校起了飛機上的懸浮系統。
這個系統是為了飛機的懸停起落功能服務的,而這項功能本身還需要主推進引擎的配合才能實現,但眼下兩側的機翼等于都已經廢了,只有飛機底部的那些輔助助推井還能用以飛機現在的速度,這點動力能對機身起到的影響極為有限。
不過,索利德卻可以利用這有限的動力,做到人們想象之外的事情
他以殘留的、搖搖欲斷的那側機翼作為支點,不斷地升高、降低各個輔助助推井的出力比例,在天旋地轉的體感中、在隨時可能墜機身亡的危情下冷靜地找到了一個相對平衡的操作模式,讓飛機在半空像是跳華爾茲一般開始打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