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就是人性,并不值得同情,但也沒必要去鄙視。
人的年紀越大,肩上要擔負的東西就越多,讓一個人舍棄現有的安逸去追逐虛無的憧憬,是要冒風險的、是要承擔代價的。
說起來容易的事情,做起來往往很難。
若不是有什么重大的變故,赫爾也不會邁出那一步。
但真的邁出了那一步的人,眼前就是一片新的天地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赫爾是幸運的,不善交際的他,也沒有任何多余的牽掛,所以他可以拿自己的人生去賭,就算失敗了也不會牽連到別人。
這……也是他敢于主動去聯系判官的主要原因。
一個有一定的能力和野心、又沒有牽掛的人,是很可怕的,只要給這種人恰當的機會,他就有可能干出驚天動地的事兒來。
這一點,判官的心中自然也有數。
因此,他對赫爾的“審查”也是認真的——他認為赫爾這個人的確有可以利用的價值。
雖然和卡門那種“一分鐘內就能破解其謎題”的高手有差距,但至少在一般觀眾中,赫爾是唯一一個破解了判官的謎題并撥打了那部手機的人(該手機有呼叫等待功能,所以判官可以確定在跟卡門通話的過程中并沒有其他人打進來過)。
其余的觀眾中究竟有沒有比赫爾更快破解謎題的人……這點無從得知,但即使有,那個/些人也沒有撥號的勇氣或是意圖。
既能在短時間內破解謎題,又敢于打這通電話,且有意加入判官麾下的人……就赫爾一個;而且,赫爾打進電話的時間點,剛好趕在判官準備將手機折斷的前幾秒,這說明他的運氣也不錯。
綜上所述,判官對赫爾的初步印象是,智商可以、情商可能比較低(從僅有的談話中察覺),行動力不差、對社會或生活不滿、道德標準偏離大眾、有一定運氣、有犯罪的勇氣和意愿但恐怕還沒有付諸過行動。
推定出這些后,判官要對赫爾做的事情就很明確了,也就兩步——其一,調查;其二,測試。
這兩步都很重要,第一步是為了深入了解赫爾、排除其是臥底的嫌疑,并對其做一些具體評估;第二步則是結合實際情況,看赫爾能否勝任“酆都羅山”的一員。
這三天來,“調查”的事情判官已經做得差不多,而赫爾被開除的這天,剛好也是“測試”來臨的日子……
…………
午后,“提前下班”了的赫爾開著他的破車,駛上了一條郊區的公路。
那些他從辦公室里帶走的雜物被胡亂地塞在了一個紙箱子里,扔在了車的后座兒上。
他本以為,失去工作會讓自己倍感壓力,但當他真的被炒了魷魚、走出公司大門的那一刻,他感到的卻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暢快。
那種掙脫了枷鎖的感覺,讓他精神抖擻,縱然這個夏日的午后天氣又熱又悶,也絲毫沒有影響他的好心情。
赫爾就這么駕著車,一路向東,朝著米格爾湖的方向去了。
他去那兒也沒有什么特別的理由,就是想看看湖景;如果湖邊的豪華酒店剛好還有客房的話,就去那兒住上一晚,吃一頓豐盛的晚餐,做個按摩,泡個熱水澡,并在浴缸里品嘗一瓶82年的拉菲(2182年),再拿一盤比大麻還貴的塊兒菌配鵝肝醬當下酒菜。
費用?他現在不考慮那種問題,反正他多多少少還是有點積蓄的,這僅僅一夜的奢侈他還是負擔得起的,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
和大部分上班族一樣,赫爾已委屈了自己太久……他住著廉價的公寓、忍受著除了收房租什么問題都不解決的房東,開著各種小毛病不斷卻又舍不得去大修的爛車,吃著各種垃圾食品,用著各種大減價時采購的日用品,唯一的娛樂活動就是成本低廉的——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