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好無力啊。
她想死,又死不了了。
她想活,偏偏又活不下去。
她該怎么辦呢?
她坐在病床頭,轉頭看向窗外。
凌澈,你告訴我,究竟我該怎么辦。
......
市醫院,心理科。
“李醫生,有空嗎?”
門口傳來一道年輕禮貌的男音。
辦公桌前正在查看病歷的醫生抬頭一笑,“丞醫生怎么過來了?”
“不好意思,得占用你幾分鐘了。”丞以牧在他對面坐下,“想向你咨詢一點事情。”
“丞醫生這么客氣干什么。”對方合上筆蓋,認真地看著他,“說說看,看我能不能幫上忙。”
“是這樣,”丞以牧思索了一下,“我有個朋友,之前都好好的,經歷了一些打擊之后,突然就不肯開口說話了。”
“是突然間的嗎?”心理醫生問,“病人現在情緒怎么樣?是不愿意多說話,還是一個字都不愿意講?”
“她現在情緒還算穩定,也能吃點東西,不哭不鬧,不肯開口說話,特別安靜。”丞以牧說,“無論我們跟她說什么,她只是點頭或者搖頭,一個字都不愿意說。”
心理醫生沉思了幾秒,開口道,“這種情況在我們心理學上叫‘心理性失語癥’。”
對方又耐心解釋,“一般是病人遇到了重大的心理打擊,受到了嚴重的心理創傷,就會導致她突然間封閉自己的內心,不與任何人交流,從而形成溝通障礙。”
“不愿說話就不愿說話吧。”丞以牧擰著眉頭,又問,“那會對她身體有什么影響嗎?”
“如果失語的時間太長,會導致病人溝通能力下降,長期下去有可能會口吃或者溝通受限。”心理醫生又說,“更嚴重的是,如果病人一直封閉內心不打開自己,有極大的可能會產生輕生等極端行為。”
說到這里,丞以牧的眸色猛地顫了一下,面色更加嚴肅了。
心理醫生看出他的神情,問,“看丞醫生的表情,這位病人應該已經發生了極端行為吧?”
“是。”丞以牧點頭,“她不想活下去了,差點跳樓。現在能穩定下來,是因為她懷孕了,知道自己有了孩子暫時穩定了情緒。”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這種保護自己孩子的心理是出于她本能的母愛,她也許會暫時地放棄輕生想法,但失語癥的時間太長了,也許某天會爆發,到那個時候,情況會更嚴重。”
心理醫生嘆了一口氣,“我建議她的家人盡快帶她進行心理疏導。”
丞以牧抬眼看向對方,“她丈夫意外去世了,她沒有別的家人了。”
聞言,心理醫生一陣短暫的沉默,而后微微搖頭,“難怪,這確實是巨大的心理打擊。”
“謝了,李醫生。”丞以牧站起來道謝,“改天請你吃飯。”
“小事而已,不過丞醫生,”心理醫生笑問,“你喜歡你這位朋友吧?”
丞以牧沒有說話。
“我沒有別的意思。”對方解釋說,“病人這個時候是需要人關心關愛的時候,如果你喜歡她,可以多陪伴她,試著讓她打開心扉,這樣對她的病情有幫助。”
“我知道了,感謝。”
丞以牧離開了心理科辦公室,站在門口走廊沉默著嘆了一口氣。
他也很想多陪她,多關心她。
但她似乎什么都不需要。
他幾乎找不到能打開她心扉的方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