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亦作余杭。
據說當年夏禹南巡,大會諸侯于會稽,曾乘舟航行經過這里,并舍其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一說,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稱此地為“禹杭”,其后,口語相傳,訛“禹”為“余”,乃名“余杭”。
因其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臨安得益于京杭大運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發達的絲綢和糧食產業,歷史上一直是重要的商業集散中心。
臨安人文古跡眾多,西湖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跡,例如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絲綢文化以及茶文化等。
順帶一提的是,臨安還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
在各式各樣的盛名之下,李逸風自然早就心馳神往了。
難得這一次來了,那當然要好好玩會!
畢竟他怎么說,都還是個孩子,終究還是愛玩的。
直到他真正出發向一個熱心的大爺打聽才知道,金陵里臨安到底有多遠...
足足有二三百里呀!
不過李逸風認為,在這附近也遲早會被尋找他的魔族給抓住的。
一次性去一個遠一點的地方,安全性更高一點。
于是李逸風便施展開了踏云步趕起路來。
直到上路了,李逸風突然發現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自己似乎沒有什么錢在身上...
平時的日常用錢全在師父蕭淵青那。
李逸風左搜右找才在乾坤袋里面找到一塊大洋。
多的就沒有了。
隨后他就在街上找了個當鋪將這一塊大洋換成了零錢,用作這一路的盤纏。
“看來去到臨安得看看如何維持一下生計了。”李逸風暗自想著。
隨后一路上他都是買些饅頭咸菜什么的就著吃。
晚上休息則是看看有沒有什么寺廟之類的,如果實在是沒有就翻上樹去睡覺。
終于在第六天,他來到了心心念念的臨安。
一來到臨安,一股真正屬于江南水鄉的氣息撲面而來。
一座座水閣屹立在大街小巷之中,河流旁盡是弱柳扶風。
小橋之下還劃過一搜烏篷船。
沿街都是小販們的叫賣聲:
“貓耳朵!貓耳朵了喂!”
“好吃的片兒川嘞!”
“新鮮出爐的小籠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