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余老又搖了搖頭:“只不過婆羅門族的族人數量稀少,可能不會超過一萬人,這樣的族群和真正的國家比起來還是太弱小了”。
“以至于他們會在歷史中這么快的銷聲匿跡”。
聽完余老的話,沒想到的是這個婆羅門族竟然不單單只是一個族群,他們可能擁有的是超前的思想,和他們那個時代的藏族人不同的思想。
他們懂得建立完整的制度,懂得經營一個固定的群居種群,懂得去管理這個人數頗多的種群。
這樣一個民族的遺跡確實有很高的研究價值,也難怪婆羅門會留下這么一些神奇的傳說,那是一個守護著之路的民族,不可能會是一個游牧的小部族。
把余老的說的這些勉強當是一個知識了解銘記以后,我們繼續趕往啞巴崗。
啞巴崗所在的方位會越來越低,也就海拔會降低很多,我們沿著納穆措河一直在走下坡路,有時候還會有那種突然的斷流,納穆措河會從地下河道前進,穿過小山,到達另一邊。
走了大概有兩個小時,我覺得我們所在的海拔比較之前可能降低了起碼上千米,還好納穆措河流經過的地方都比較好走,我們不用借助任何的工具就能下到這里。
現在的地勢已經平坦,納穆措河也在我們后面的兩百米的地方就改變了河流流向,我們離啞巴崗不遠了。
余老說翻過前方五百米外的那個山頭就是啞巴崗了,而且站在那邊的山頭就能看見我們的車隊。
眾人沒有說話,只是默默前行。
可是,越往前走我們大家就越覺得不對經。
按照余老所說,啞巴崗現在是草垛子縱橫的地方,早就沒有了沙塵彌漫,可是不知道為什么,我們總能感覺到從前面山頭那邊吹過來的燥風,風里還夾帶著少許的沙塵。
這里的氣溫也已經上升到了十幾度,我們早早就已經把用來保暖羽絨服脫了下來,只留個打底的衣服在里面。
“這里怎么會有沙塵?”胡兵第一個忍不住開口問道。
我們大家都想問這句話,這里會有沙塵是不是有點反常了?我們眼下看到的不是草坪就是石頭塊,如果說這里真的有沙塵的話,那我們來的路上不可能沒有發現人的痕跡。
不說前面的路,單單說我們現在到小山頭之前的這段路,漸漸走是上坡,可是這里我們也沒有看到積蓄在一起的沙塵。
那么我們感受倒的沙塵和燥風又是從何而來的,不可能憑空出現吧。
這時,我卻看到余老的面色有些搖擺不定,看不出喜怒哀樂,更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緊接著,余老抬起右手擺弄了一下自己的眼鏡:“不用管這些,我們先和車隊匯合”。
其他人沒有點頭,更沒有搖頭,只是大家的表情都出現了一些細微的變化,沒有之前的那么輕松和淡定了。
幾百米的路程,我們沒有花多長時間就走完了,不過因為是上坡路,走上來的時候腿還是有點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