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蠻沒點多少,只點了一碗面。
一群人一邊吃一邊聊,包廂內氣氛愉快輕松。
“蠻子我看你最近在做慈善啊?”
這時,李彥希突然插話問道。
“嗯,對啊,我家自發家之后一直都有做慈善的。”
不管是福利院還是福寶基金,都是用來做慈善的。
除了社會上的少數捐贈之外,大部分錢都是劉家一行人出的。
多的多給點,掙得少的少給點。
反正沒有一個人落下,基本上就是每個人一年總收入的百分之十左右這樣子。
其中劉雄毋庸置疑是出的最多的,其次就是劉父了。
畢竟劉老爺子的茶莊,茶樓,武館這三樣產業都在劉父手里。
劉雄現在開始轉業,從事輕資產了,所以收入相對以前少了很多。
自從劉蠻最近做了帶貨,并且成立福寶基金帶貨專組后,幾乎這段時間每天都能有個幾十萬的收益進入福寶基金。
看這架勢,怕是要不了多久不用劉雄他們捐贈,都可以維持福寶基金專門做慈善了。
因為這段時間的熱度很大,已經有不少人聯系劉蠻想要合作,其中郵政更是承包了郵寄的事情,用以支持劉蠻做慈善。
福寶基金賬戶資金公開透明,支出收入都有記錄,哪怕是買了一床被子都是將發票公布出來的。
真正做到了全網監督,所以即便是有些小黑子質疑劉蠻所作所為,但是也翻不起風浪。
因為劉蠻是在做實事。
“我公司現在也趨于穩定了,也捐一點吧,就當積福了。”
李彥希聽了劉蠻的話,現在也不那么拼命了,有時間了也給自己放假休息。
不然這次也不會跟著跑過來找劉蠻玩。
“可以啊,多少都行,不嫌少,一塊錢都行。”
“先捐一百萬吧,我這邊資金流動大,變動也大,再多就得有影響了。”
“一百萬都夠修一個小學校了,可以啊。”
再偏遠點的地方,上學的孩子數量并不是很多,一所小點的學校一百萬完全夠用了。
最多就是物資運輸上的成本會大一點而已。
“對了蠻子這次來還有件事想問你,我那公司也想做個賬號,你這有人沒?”
“這個簡單,你都不用來找我,李泰不是在東北嘛,我現在就是跟他家合作在搞網絡傳媒這塊的,找他準沒錯。”
“也對哦,我給忘了,上次好像跟他加過他微信的,等這次回去我就找他。”
現在是網絡時代,信息傳遞非常快,李彥希見別人家公司都在做,自己也不好落后。
雖然想用這種方式給他找客戶有點困難,但總是能多一個展現渠道不是。
現在在電視上什么的打廣告已經不經用了,他公司的性質打那種廣告也沒用。
只能做做賬號啥的,撒兩網看有沒有魚而已。
在這上面李彥希甚至不打算投資多少。
吃完了飯,一行人上了劉蠻的車就開始往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