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除卻春桃所說的這些,喬念還知道,隨著武林大會的日期臨近,京城仿佛一鍋逐漸煮沸的水,各路江湖人馬絡繹不絕地涌入,也讓原本秩序井然的京城,多了許多挎刀佩劍、勁裝疾服的武林人士,龍蛇混雜,近日來,連氣氛都變得躁動不安。
前些時日,醉仙樓里,就有兩個門派的弟子因爭搶臨窗雅座發生口角,繼而拔刀相向。
雙方在酒樓內大打出手,桌椅碗碟盡碎,嚇得普通食客抱頭鼠竄,掌柜的在一旁叫苦不迭。
最后還是巡城的京兆府官兵趕到,才將斗毆壓制下去,但雙方已是頭破血流,酒樓損失慘重。
還有幾個漠北沙匪出身、如今掛靠在某個小門派下的豪客,嫌街上行人擋路,竟在鬧市縱馬疾馳,馬蹄踏翻了好幾個貨攤,險些撞傷孩童。
巡防營的士兵上前阻攔,反被他們仗著武功嘲笑奚落,氣焰囂張。
甚至有兩家素有舊怨的門派,恰巧住在同一家客棧。
夜里因一點瑣事爆發沖突,數十人在客棧院內械斗,刀光劍影,呼喝怒罵聲不絕于耳,驚擾四鄰,直至天明方歇,留下滿地狼藉和斑斑血跡。
這些江湖人桀驁不馴,尋常衙役、兵丁根本難以管束,甚至反遭其辱。
楚知熠身為皇室宗親,又深得皇帝信任,不得不頻繁出面彈壓,以至于自那日接阿沅回來到現在,她都沒有再見過他。
只聽影七說,楚知熠調動了虎衛以及林燁麾下的一些精銳,身著便裝,巡視于各處江湖人聚集之地。
一旦發現沖突苗頭,便以強硬手段介入。
他本人更是親自處置了幾起影響惡劣的事件,憑借其高超的武功和不容置疑的威嚴,倒也暫時壓制住了不少刺頭。
例如在面對那幫漠北豪客時,楚知熠單騎而至,僅用馬鞭便抽飛了為首之人的兵刃,將其震懾當場,乖乖下馬受縛。
然而,江湖人物眾多,沖突此起彼伏,防不勝防。
楚知熠的強勢介入,雖然迅速平息了事端,維護了京城表面的秩序,但其手段在某些恪守“王道”、講究“懷柔”的文官看來,未免過于“酷烈”,有失朝廷體統,更給了那些本就對平陽王府權勢頗有微詞的政敵以口實。
果然,不過數日,幾份措辭嚴厲的奏折便擺在了皇帝的御案之上。
奏折中,御史言官們痛心疾首地陳詞,指責楚知熠“縱容部曲,擅動刀兵,驚擾市井”,“以江湖手段處置紛爭,有損朝廷威儀”,更隱晦地暗示他“結交江湖人士,其心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