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將近日京城的所有混亂,大半歸咎于楚知熠的“處置不當”與“行事張揚”,認為正是他的強硬,才激化了矛盾,使得京城人心惶惶。
御書房內,皇帝看著手中的奏折,面色沉靜,看不出喜怒。
他抬眸看向垂手立于下方的楚知熠,緩緩開口:“近日京城頗不寧靜,這些彈劾你的折子,你怎么看?”
楚知熠身姿挺拔,神色坦然:“回稟皇上,江湖人物齊聚,良莠不齊,沖突在所難免。京兆府與巡防營力有未逮,臣身為宗親,理當為陛下分憂。若因顧忌言官非議而放任自流,恐生更大禍亂。臣所為,只為盡快平息事端,維護京城安穩,絕無他意。”
皇上瞥了楚知熠一眼,隨即便將那一沓折子推到了一旁。
“朕還能不知道你是不是另有‘他意’?只是有些事,光朕知道沒有用!”
說話間,皇上長嘆了一聲,方才道:“你力主舉辦這武林大會,意在整合江湖,為我所用,其心可嘉。只是,朕有一問,”他微微前傾身體,目光如炬,“難道只要武功夠高,無論是殺人越貨的江洋大盜,還是心懷叵測的邪魔外道,都有資格在這眾目睽睽之下,爭奪那‘武林第一’的名號?”
若真讓一個品行不端、甚至對朝廷懷有敵意之人拔得頭籌,那這場大會非但不能成為助力,反而會催生出一個更難以控制的禍患。
楚知熠似乎早已料到皇帝會有此一問,他神色不變,從容不迫地躬身行禮,聲音清朗而沉穩:“皇兄所慮極是。若單以武力論英雄,確實極易讓宵小之輩鉆了空子,有違朝廷舉辦此次盛會的初衷。”
他略一停頓,組織了一下語言,繼續清晰奏對:“因此,臣與幾位德高望重的江湖名宿、以及禮部官員商議后,初步擬定了幾條規矩,并非只看拳腳功夫。”
“哦?說來聽聽。”皇帝身體向后靠了靠,指尖停止了敲擊,顯出傾聽的姿態。
“其一,設‘武德’之考。”楚知熠條理分明地說道,“大會并非簡單的擂臺混戰。參賽者需先經過一輪篩選,由各方推舉的代表組成評議會,核查其過往行跡。若有確鑿證據表明其濫殺無辜、背信棄義、或與朝廷明令通緝的要犯有牽連者,無論武功多高,皆取消其參會資格。此謂‘入門之鑒’。”
“其二,立‘品行之察’。”他繼續道,“即便入了場,在比武過程中,亦有其行為準則。若有人在比試中故意下死手、使用陰毒暗器、或公然違背大會公平之原則,不僅當場判負,更會立刻驅逐出場,并記錄在案,通報江湖。我們不僅要看他們‘能做什么’,更要看他們‘選擇怎么做’。”
“其三,定‘盟主之責’。”楚知熠抬起頭,目光坦誠地迎向皇帝,“即便有人最終憑借高超武藝脫穎而出,這‘武林盟主’也絕非一個虛名。臣等設想,此位更似一個‘協調人’與‘責任者’。其首要之責,便是約束江湖同道,遵守法度,維護地方安寧,并在朝廷需要時,能協調江湖力量,共御外侮或協助緝拿要犯。若其人行差踏錯,或尸位素餐,各派有權聯合提請,罷免其位。”
皇帝靜靜地聽著,深邃的目光在楚知熠臉上停留許久,方才緩緩開口,語氣中聽不出什么情緒,但那份無形的壓力似乎減輕了些許:“江湖雖遠,亦在王化之下。你能思慮至此,甚好。規矩既然定了,就要嚴格執行,不容有失。朕不希望看到,一場本意為平息紛爭的大會,最后卻成了藏污納垢、甚至是某些人逞兇斗狠的舞臺。”
“是!”楚知熠深深一揖。
他知道,皇帝這一關,暫時是過去了。
但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p>